上海新冠疫苗接种突破3000万剂次这其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6.html

上海新冠疫苗接种

突破万剂次了!

上海接种疫苗是方便呀

在上海

上班的时候“开个小差”

就能打上疫苗

陆家嘴中心绿地开设

新冠疫苗接种点

金融城员工能就近接种疫苗啦

兜兜马路

看到就索性打个疫苗

瞧瞧这些商圈、公园、

体育场......

地铁口、火车站等

交通枢纽

出行也能把疫苗打了

甚至还有招手即停的

“疫苗接种接驳车”

为了让大家接种更方便

上海还设有夜间专场

真是下楼散个步、到倒个垃圾

就轻轻松松把针打了

医护人员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赖鑫琳摄

昨天晚上8点

瞿溪路号一楼的

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疫苗接种点

来打针的市民络绎不绝

居民张小姐是一家企业的白领

白天没有时间

得知疫苗接种有夜场的服务

立刻赶了过来

有居民表示

“网上在传说,说明天两针不打了,

我今天晚上来都来了,正好打好。

我也问工作人员了,说不是的。”

在加快推进疫苗接种覆盖率的过程中

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响应号召

贡献自己的“一臂之力”

这多万剂次里是否有你的身影?

回顾上海积极稳步

推进“苗苗苗”的进程

上海的疫苗接种

是怎么越来越方便的?

——3月22日,上海发布信息:现阶段,上海市重点按照单位整建制推进18至59岁职业人群接种。

此次接种特别是要加快交通、物流、环卫等为公众提供服务和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行业的接种进度。

上海交通行业的从业人员正在接种新冠疫苗。(受访单位供图)

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卫东表示:“公交从业人员每天都和乘客接触,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既是对广大公交人的关爱保护,也是公交人对疫情防控的最大支持。”

——3月24日,上海首辆移动预防接种车开始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车辆用于服务于高校、企业等群体性疫苗接种工作。

3月26日,移动预防接种车进园区,企业员工在疫苗接种点排队等待。(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据了解,移动预防接种车设有2个固定接种单元,每个接种单元配有1个移动冰箱,另设1个储存冰箱,共可储存疫苗支左右。移动预防接种车的接种条件与定点接种单位条件相同,确保疫苗接种质量安全。

——3月25日起,上海市启动60岁及以上人群(60至75岁)新冠疫苗登记预约接种工作。

面向60岁以上老年人群和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群,上海市在社区智慧健康驿站推出“接种简版”,直接刷身份证或社保卡即实现“云上”一键预约。

徐汇区天平街道宛平居委会工作人员在小区内设立登记点,向居民介绍相关新冠疫苗的接种事宜,并帮助有需要的老年人在线预约(受访单位供图)

同时,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开辟绿色通道,通过开通接送巴士、增加志愿者和手语翻译等,提高接种服务的便捷性。

——3月29日起,上海市将在沪外籍人士中的适龄人群纳入国产疫苗(上市阶段)接种人群范围。

来自法国的伟书杰和他太太第一时间预约成功,成为首批完成国产疫苗接种的在沪外籍人士。

疫苗接种完成后,外籍人士向中国医务人员竖起大拇指(新华社记者袁全摄)

“接种疫苗的过程非常专业,接种前会有专业的医生询问身体情况,告知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等。”伟书杰说,“中国医护人员的英语也很棒,回去就动员身边的外籍同事朋友们报名预约起来。”

——3月31日,上海市加快推进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接种率达到82%。

医护人员是抗击新冠疫情的最主要力量,也是感染风险最高的群体之一,为防范医护人员职业风险,更好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安全,上海市着力推进卫生健康系统疫苗接种工作。

3月24日,院内医医院东院区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上海交通大医院血管外科的进修医生张先生表示,作为医护人员,平时和病人打交道比较多,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所以来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既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负责”。

——4月19日起,上海市将在沪居住台胞中的适龄人群(18岁至75岁)纳入国产疫苗(上市阶段)接种人群范围。

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李政宏说:“这次免费接种充分体现了两岸一家亲,我们也充分感受到大陆政府对台胞真心实意地关怀。我相信应该会有很多的台湾同胞踊跃地来接种疫苗。”

4月19日,在嘉定新城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几名结伴而来的台胞在接种留观区自拍留念。(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5月中旬,全程只需一针的新冠疫苗正在上海多个区的接种点陆续开打。截至5月17日24时,上海市9个区已提供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

5月18日,在上海徐汇区凯旋南路新冠疫苗接种点,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市民是奔着“打一针”来的。

5月18日,在上海市徐汇区凯旋南路接种点,护士为市民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趁着工作间隙就近前来接种的30岁厨师罗顺昌称:“昨天看同事接种了‘打一针’的新冠疫苗,很省事,今天就赶紧过来。刚接种完,感觉挺好,等留观结束后就回去上班。”

——5月17日起,上海市启动76岁及以上身体健康、无禁忌症的居民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5月17日和19日,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80岁的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和88岁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先后完成了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

5月19日,闻玉梅院士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闻玉梅教授曾在多个场合表示,现在是接种新冠疫苗的最好时期,“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符合条件能接种的就尽早接种疫苗,共同建立更牢固的免疫屏障”。

——5月27日,一个临时疫苗接种点在上海虹桥火车站亮相,为旅客提供新冠疫苗免费接种服务。

29日,记者在接种点看到,该接种点设有4个接种单元和独立的留观区域,配备了医生和必要的急救设备,并有志愿者为有意愿接种的旅客登记讲解。

5月29日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拍摄的临时疫苗接种点(新华社记者王翔摄)

——5月28日起,上海市虹口区启动“夜场”疫苗接种,方便下班较晚的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位于“浦西第一高楼”上海白玉兰广场20楼的党群服务站,如今既是一处疫苗接种点,同时也是沪上全新的黄浦江风景“打卡地”。在留观区,椅子朝向窗外,可以欣赏黄浦江对岸的璀璨夜景。

“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近日亮出“接种疫苗”的主题灯光。(虹口区供图)

“白天太忙顾不上,晚上能打疫苗对上班族真是太友好了。”外资企业员工王炎说,“又能打疫苗,又能‘打卡’,一会儿就发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jbgs/12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