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黄伟芬通讯员黄佳琪
6月1日,有市民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帮帮团留言,说最近这段时间3路公交车突然变小了,对于早高峰的乘客来说很不方便,希望公交公司能够恢复较大车型的公交车。
杭州公交集团对此很重视,对于乘客提出的需求,今天(6月3日)公交集团表示:即日起,在大型车支援的基础上将对3路的车型进一步调整,增加中型车和大型车。
1】3路公交线路将增加中型车和大型车
“大关小区开往城站火车站的3路公交车,途经大关、德胜、朝晖等小区。我们通过早晚高峰现场管理及视频监控显示,早高峰7:20到8:20时段客流确实较大。”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小时新闻记者,所谓的大型车支援,指的是6月1日开始的,通过与邻近低峰线路的车辆动态置换,高峰时段在3路公交线路上插入4辆大型车予以缓解大家反映的早高峰人比较多的问题。
另外,公交集团还将根据各线路实际客流的变化和市民的建议意见,针对部分线路车型调整后出现的时段性客流不平衡问题,实时进行动态性地优化调整。
医院西开往环北新村的C路,前期公交集团通过对数据和视频的监控,发现该线的大客流集中在6:30至7:30,大客流点位于留下街道杨梅山路一带,是典型的潮汐客流线路。自5月31日起,已在该时段调用10米车予以缓解;针对老年乘客较多的68路,公交集团将根据乘客的意见,自6月3日起将68路车辆调整为8米级,改变老年人上下车不便的局面,提高乘车舒适度。
2】全面分析主城区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车辆安排
截至目前,杭州已开通7条地铁线,轨道交通网络已达公里,“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公共汽(电)车为基础,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为补充”的“四位一体”公共交通体系已初显规模。
近期,杭州市公交集团通过公交数据大脑,并充分对照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对杭州公交线路开展的评估,积极探索公交车辆车型动态化调整,在充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前期,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从公交线路的线形、速度、客流、运力、效率等维度对主城区条公交线路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对线路高峰小时断面满载率、每公里运送人次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估。
同时,公交集团也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各条公交线路运营数据按“早平峰、早高峰、日平峰、晚高峰、晚平峰”等不同时间维度进行了汇总分析,梳理了每个时间段的运营班次和每班次的载客人数,并综合了第三方评估分析情况和公交运营的实际,围绕“大客流大车型,小客流小车型,早晚高峰大小车型结合”的原则,对83条线路的车辆结构进行了优化,确保线路车辆车型与线路客流更加匹配。
3】公交集团将建立长效的沟通反馈机制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外围的公交客流不断增长,公交进一步强化对外围住宅区、商贸区、校区、园区及景区的保障功能,将城西北的三墩、蒋村等区域的37、77、、、路等线路的车辆调整为大车型,并根据客流变化,及时调整班次和运力的投入;针对城东北的丁兰、崇贤、康桥一带客流不断增加的实际,优化57、61、81、99、、路等线路的车辆结构,加大12米级大车型的投入,充分予以保障;对部分客流日渐成熟的地铁接驳线、社区微公交,如M、M、M、M、路等线路,原有8米以下的小车型已不能满足客流的需求,目前已试点投入10米(含)以上的大型车辆,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同时,在旅游旺季和双休日,将加大4、7、、、、、路等景区热点线路的大型车辆运力的投放,服务好中外游客。
据统计,公交集团近期已根据客流数据的变化和市民的建议意见,对1、19、46、80、、、、、、、、路等15条线路的车型进行了动态优化,近期还将对39、、、、路等线路进行调整。
为进一步聚焦“民呼我为”,助力打造善于倾听、知冷知暖的城市,公交集团将建立长效的沟通反馈机制,提升乘客的获得感,对公交线路的运营动态做到实时跟踪、实时干预、实时评估、实时调整。同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修好内功,提升品质。
优化运营车辆,提升服务品质。在后续购置的车型中,车辆均为低入口、无台阶、双开门,方便老年人及残障乘客乘车、同时,车辆无障碍设施到位,并设想在车厢内安装电子显示屏、USB接口等便民设施,对扶手、座椅等设施进行优化。
优化运营调度,精准运力投放。通过公交数据大脑、视频监控及日常现场管理,精准收集客流动态数据,对客流潮汐现象明显的线路,完善同线路大、中、小车型的混合配置,严格按照工作日“大车型一律安排高峰班”、节假日“除景区、商区、校区外的线路充分利用小车型”的要求,进行车辆调度。
优化运营服务,完善到站信息。试点车辆大小预报功能,拟在6月底前在公交APP、电子站牌、“扫一扫查时刻”等系统上显示下班车辆的车型大小,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并使调度员调整发车频次、优化平衡车距提供数据参考。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本文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