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远博士健康管理方案系列之萎缩性胃炎肠化

这是明远博士健康管理方案系列文章

大家好,我是明远博士

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博士后、国家一级营养师、医院首席科学家

擅长各类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尤其在抗衰老、清体排毒、体重管理、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炎症、妇科疾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明远博士系列文章回顾:

明远博士健康管理方案系列之糖尿病的营养医学干预方案(一)

明远博士健康管理方案系列之糖尿病的营养医学干预方案(二)

我是如何成功逆转糖尿病的——糖尿病的营养医学干预方案(三)

我在调理疾病工作中发现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现象非常多见,也很频繁。在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属于癌前病变,但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缺乏规范化的治疗思路和措施,因此,很多医生对它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医生朋友认为,萎缩性胃炎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出现,也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或者是因为功能老化而出现的,针对这种情况,有菌杀菌,无菌就继续观察。但我认为这是很值得探讨的一种现象。今天,我通过营养医学的方式跟大家探讨,希望摸索出这方面的合理的干预方案。

一、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进展、关联和主要的发病机制

一个健康的胃黏膜,受到损伤之后就是浅表性胃炎,浅表性胃炎持续很长之后进展成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出现后,胃内的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肠化生,进而导致异常增生,出现失衡。如果出现高级别的增生,我们称之为原位癌,继续进展就会发展为胃癌。

1、为什么说胃的“工作”非常辛苦?

食物进入体内的第一关卡是通过口腔咀嚼,之后进入胃部,再进行大量劳作。胃黏膜保护主要有两个机制,第一层机制是黏液层保护,这是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粘稠的糖蛋白,厚度大概是0.5毫米,主要起缓冲的作用,减少外界带来的刺激、损伤或破坏。第二层保护机制是:胃上皮细胞更新换代非常快,一般来说1-3天就能完全更新一次,这样就能够保证胃黏膜内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的上皮细胞,而且新鲜的细胞可以分泌足够的粘液。也就是说,健康的胃黏膜是通过这2个原因来保障胃部在受到外界多种刺激后不出现问题。

2、胃肠道黏膜为何损伤?

虽然人体的结构设计的很精妙,但是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胃肠道黏膜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严重的损伤。比如生活习惯中,爱吃火锅、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酒、药物(如抗凝药)以及三餐不规律等都会造成胃黏膜损伤。当胃黏膜损伤大过它的修复能力后,胃黏膜就会逐渐受到影响,形成浅表性胃炎。在浅表性胃炎阶段,如果可以及时把不良的因素摒弃掉,仍是可以恢复健康的黏膜状态。但是,如果刺激性因素依然存在,胃黏膜的损伤和破坏就会继续加重,造成黏膜萎缩,就称之为萎缩性胃炎。

随着损伤的进一步加重,黏膜上层腺体受到破坏,会逐渐损伤到黏膜下层,就会导致腺体萎缩,形成萎缩性胃炎。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个问题会更容易出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将萎缩性胃炎称之为胃黏膜老化的现象。但现在的问题是,老化的现象已经大幅度提前,本来会出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的问题,现在往往在四五十岁左右的人群中也会出现。这个就是之前所提到的——损伤破坏性的因素,大过它的修复的因素。

3、为何会出现肠化生?

出现萎缩性胃炎以后,胃内的环境就会发生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壁细胞,其主要生理功能是分泌盐酸和内因子。盐酸可以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使PH值在1.5-2.5左右。内因子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因为内因子的存在,可以让红细胞正常生长。第二个原因是主细胞,主要分泌胃蛋白酶原和一些胃脂肪酶,促进蛋白类食物在胃内的吸收。目前,主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检测,通过检测胃蛋白酶原1和2预测胃内腺体的状况。主细胞主要是维持胃内酸性环境,而萎缩性胃炎出现以后。主细胞就会消失或大幅减少。胃部的黏膜损伤进一步加重,同时胃内的PH值快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导致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因为胃内的酸性环境变化,会接近于肠道的酸性环境,所以这个时候长出的腺体细胞会变得偏长一些,类似于肠道的一些腺体。单纯的化生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危害,只是消化吸收会受到一些影响,这里面出现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胃部本身的胃壁黏膜细胞主要功能是分泌,帮助消化,而演变为肠道细胞的样子之后,它的主要功能就会发生改变,转化成吸收功能。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来应该是分泌出去的东西,现在转化为吸收进来,导致很多毒素被吸收并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胃壁黏膜就会更加无法生长,酸碱环境进一步提高。

当受到毒素、炎症不断的刺激,胃黏膜就会出现过度生长或是过度增殖,我们把它称为异型增生,或者是另外一个名称是胃上皮内瘤变。瘤变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中轻度、中度的增生或者是瘤变,经过治疗后可以消退或是恢复。而高级别的瘤变,我们称为重度增生,也称为原位癌,必须治疗,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消化道内镜中直接摘掉。

4、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的主要原因:

⑴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

引起HP感染存在三个机制,第一个是破坏胃黏膜屏障,HP感染直接破坏黏膜,导致PH值升高,随着胃内的酸碱环境变化,会促进肠化生进展。第二个是干扰线粒体的活动,HP会导致线粒体的破坏,线粒体加速老化细胞的凋亡,如果凋亡出现紊乱,增生出现失衡,就会导致过度增生,从而导致肠化进展;第三是直接促进炎症基因COX2还原氧化酶基因的表达,COX2最终会导致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E2表达,造成持续的、顽固的炎症反应或损伤。目前针对HP我们没有特别的方法,就是四联杀菌。

⑵肠道菌群失调

与HP感染相对应的是自身菌群的评估状况。菌群起着免疫屏障的作用,现代对菌群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菌群免疫占人体总免疫70%以上。当然,菌群不仅仅和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相关,同时也在身体内多种角度产生着深远的作用。评估肠道菌群是否健康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反映:①菌群的多样性和分类学的指标。土壤的菌群生态越是稳定,就越是健康的良性菌群生态环境。②人体内正常中性菌的平衡关系。③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之间的比例以及④丁酸菌之间的平衡。通过小范围样本总结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患者的菌群,其特征是乳杆菌的比例普遍偏低,普雷沃氏菌的含量普遍不足,这是我发现最直接的规律,另外应该还有一些规律,有待日后观察和总结。我们把菌群当成一个调整的标志,当菌群恢复健康指标后,身体的健康免疫屏障就可以很稳固的建立起来。

⑶免疫失衡

食物敏感损伤所占比重比较大。根据小范围样本的总结,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均伴有中度或重度的食物敏感,多数是患者喜欢和经常吃的一些食物,坚果、豆类、谷物都存在,但由于样本较少,所以也缺乏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同时我也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很少人对肉类和海鲜类敏感。食物敏感的普遍存在,也验证了肠漏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

二、治疗方案和措施

1、饮食干预:对于身体来说,最好的药物就是食物。

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的食物(胡萝卜、菠菜、芒果、土豆、杏子)可以帮助对抗胃溃疡。

⑵多吃富含生物类黄酮食物,可保护身体免受HP感染,存在于柑橘类、浆果、洋葱、欧芹、黑巧克力等食物中。

⑶多吃富含萝卜硫素的食物,存在于西兰花、圆白菜、豆芽、菜花、萝卜等,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对抗HP感染。

⑷特别有研究表明初榨橄榄油或西兰花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

⑸发酵的奶制品或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可有效对抗HP。

⑹其他具有保护胃粘膜作用的食物,包括香蕉、蜂蜜、大蒜、姜、秋葵、石榴、苹果等。

2、补充AIO全营养素

AIO全营养素的配方是在干细胞培养基配方成分基础上,充分考虑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研发出适合中国人基因特点、体质状况和饮食习惯的全营养蛋白奶昔,内含人体所需40多种营养素,适合细胞的生长发育,促进细胞的修复和活化。

AIO全称为爱欧蛋白多维奶昔,简称AIO。一盒净含量为克,内有15袋,每袋30克。

下面是AIO的配料和营养成分表:

AIO营养价值分析:

配料表中越是排在前面的配料,其含量越高。很多配料都是国外进口的。

AIO富含40多种全营养物质,富含双蛋白质(大豆分离蛋白、乳清蛋白),AIO中的蛋白质是动植物平衡的双蛋白配方,以源自先进工艺的大豆分离蛋白和乳清蛋白为主要原料,经过科学配比,PDCAAS(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记分)为1,基本上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利用。

蛋白质,是形成粘膜组织的主要原材料,优质的蛋白质可以覆盖胃黏膜,促使壁细胞增殖,黏膜修复。

AIO中低聚木糖是聚合糖类中增殖双歧杆菌功能最强的品种之一,它的功效性是其他聚合糖类的近20倍,人体胃肠道内没有水解低聚木糖的酶,所以其可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促进双歧杆菌增殖同时产生多种有机酸。降低肠道PH值,抑制有害菌生长,使益生菌在肠道大量增殖,达到上述的保健功效,这就是低聚木糖的保健奥秘所在。

研究表明,每天口服0.7g低聚木糖,两周后大肠双歧杆菌的比例从8.9%增加到17.9%;每天口服1.4g低聚木糖,一周后大肠双歧杆菌的比例从9%增加到33%。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低聚木糖可以显著的使双歧杆菌大量增殖,从而达到使益生菌成为肠道优势菌种,排除有害菌的目的。

恢复胃部基础环境;补充重要的营养元素。

因为食物过敏广泛存在,要做好黏膜修复,和抗氧化保护。我给他的治疗方案,也是围绕益生菌、肾上腺、谷氨酰胺、肌肽锌、抗氧化等进行,同时结合临床消化内科意见,添加胃复春。

AIO含陆地胶质之王——圆苞车前子壳。圆苞车前子纤维可用于防止/治疗便秘或腹泻。它可充分吸收水分,增大体积至可排泄团块,增加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肠内运送时间,并逐渐变得有规律。

AIO富含抗性糊精。由于抗性糊精不被胃肠吸收,可直接到达大肠被人体肠道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刺激益生菌生长、繁殖,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为人体提供有益的调节物质,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和肠道功能;同时抗性糊精经部分肠道有益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产酸量较同等膳食纤维多,这些短链脂肪酸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与繁殖,有效预防直肠癌。另外,抗性糊精吸水膨胀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对于便秘、痔疮、结肠癌等疾病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AIO富含锌,临床试验显示,相较于安慰剂,锌加快胃溃疡的愈合速度要快三倍,这是由于锌在损伤组织修复中作用的结果。

AIO富含针叶樱桃。针叶樱桃是目前种植的植物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其每克中VC含量高达毫克,是柠檬的35倍,草莓的17倍。针叶樱桃以富含维生素C而闻名于世,是世界公认的天然VC之王和生命之果。

维生素C已被证明具有根除HP的能力,有研究显示在两周内每天服用0mg的维生素C,对于HP具有10%的根除率。对抗生素治疗也具有协同效果。这种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在体外实验中得到了证实,一项为期五年的日本研究显示维生素C补充剂可降低消化性溃疡发生率,无论是现阶段具有溃疡症状,以前患有溃疡,或是具有PUD家族史,都推荐摄入维生素C。

3、益生菌:

某些有益的微生物在治疗消化性溃疡在疾病中具有多种用途。已经证实高剂量益生菌可降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由于益生菌可促进胃粘液的生成,由于粘膜结合位点的竞争,具有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的化合物的生成,益生菌可有效对抗幽门螺旋杆菌。

此外,动物模型实验指出益生菌可降低幽门螺旋杆菌的炎症反应。大多数研究报道是通过酸奶中发现的乳杆菌属菌株进行的,然而有证据表明其他益生菌菌株也是有帮助的。因此,定期食用酸奶和其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奶酪、泡菜等,有助于预防PUD及避免溃疡复发。

临床研究证明益生菌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抗生素(医生开的抗生素三联疗法)具有协同作用,并且能减少抗生素相关的副作用,如腹泻、腹胀、恶心和腹痛等。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没有抗生素的单纯益生菌也是可以改善消化性溃疡症状的,益生菌能抑制甚至消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4、甘蓝

年就有临床研究表明每天喝1L新鲜的甘蓝汁,连续十天,对于胃溃疡患者是有益的,由于甘蓝汁安全、可作为溃疡患者的常规建议,甘蓝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酰胺和萝卜硫素,都具有疗愈的效果。

明远博士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jbgs/7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