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又名急性出血性胃炎,常因服用乙酰水杨酸、保泰松、消炎痛、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因酗酒、严重创伤、大手术、重要脏器心、肝、肾功能衰竭引起。
糜烂性胃炎治不好的危害是什么?大家知道糜烂性胃炎属于常见的消化系统类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不少的痛苦与烦恼,想要避免疾病危害发生,大家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治疗疾病才能抵制疾病危害的发生。
糜烂性胃炎治不好
有哪些危害?
1.糜烂性胃炎患者一旦发生严重出血,死亡率可达60%以上。大量输血会进一步削弱止血。虽然各种手术和非手术方法如抗分泌的溃疡药物,血管收缩剂,血管造影技术,内镜下凝固疗法已被采用,但效果并不理想。除全胃切除外,其他手术后的继续出血是常见的,且死亡率与内科治疗相同。
2.糜烂性胃炎病灶可继续发展,累及粘膜下层,甚至穿透浆膜,更为常见的糜烂性胃炎危害是胃底部发生多处出血,胃窦部也可被累及。头部损伤与其他情况不同,此时胃酸分泌不是减少,而是增加,病灶可为孤立,也可累及十二指肠。
3.糜烂性胃炎为幽门螺杆菌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刺激幽门螺杆菌分泌更多细胞毒素,诱发癌变。
突然起病,临床上以上消化道出血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其发生率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1/4以上,仅次于消化性溃疡出血。轻者仅大便潜血阳性,而多数患者有呕血与黑便。出血随病情反复而呈间歇性发作。
通常本病的病情较消化性溃疡出血严重,虽然经过大量输血,血红蛋白较难升高。除出血外,大多数患者有上腹不适、腹痛、头昏、乏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但体格检查除了脉搏快、脉压差减小、贫血貌等出血征象外,一般没有其它明显异常体征。
中国是世界上胃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多数人都知道胃病难治,特别是糜烂性胃炎更是如此,对待胃病我们要坚持“三分治七分养”的原则。
治——主要针对胃病的病因比如抗生素清除胃内的幽门螺杆菌,胃酸多者服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帮助修复受损的胃粘膜。
养——去除病因、诱因。避免摄入对胃黏膜刺激、损伤的药物或饮食;出现应激状态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