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点总结30

白癜风患者吃什么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11/6320968.html
西医考点1.基层医疗照护:全科医疗是一种以门诊为主体的第一线医疗照护,也称首诊服务。2.持续性照护:全科医疗是从生到死的全过程服务。3.急性咽扁桃体炎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引起来的。4.急性疱疹性咽峡炎致病的病原体多是柯萨奇病毒A。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了呼吸大于30次/分、发绀、三凹征等或血气分析提示氧合指数小于,或指尖血氧饱和度小于90%应进行转诊。6.COPD急性发作最常见的原因为感染。7.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是:肺功能检查。8.COPD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9.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用于COPD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10.气胸的体征为:少量气胸时体征不明显;气胸量大时,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廓膨隆、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和语颤减弱或消失、心浊音界减少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11.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12.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难以鉴别时,可以选用氨茶碱来治疗。13.肺压缩15%,可行胸腔穿刺抽气。胸刺点常选在患侧胸部锁骨中线第2肋间的中间点,每次抽气不宜超过ml。14.肺结核会出现咯血的临床表现,对于咯血量的定义为:小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小于ml),中等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ml),大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超过ml,或一次咯血量大于ml)。15.原发型肺结核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形阴影。16.肺结核化学药物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17.咯血时体位:由于一般出血部位不明,宜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如为卧位则头偏向一侧;若出血部位明确(如单侧支气管扩张或肿瘤),可让患者保持患侧卧位,防止窒息。1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呼气中有烂苹果味。19.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和伤寒等,指的是稽留热。20.慢性左心衰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21.慢性右心衰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22.若患者有心衰并且合并支气管哮喘、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在选择用药时禁用β受体阻断剂。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室上速)临床表现:可见于各种年龄;多数心脏无器质性病变,少数患者可能合并有心脏病。发作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24.房颤的临床表现:体检可见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不整,心率与脉率不等。25.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和稳定性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可降至/80mmHg以下。26.高血压急症的患者为控制血压:首选使用静脉降压药物硝普钠。27.心绞痛发作时可有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出冷汗等。心电图有缺血性ST段下移及T波倒置,症状缓解后可恢复。28.心肌梗死心电图先后出现T波高耸、相邻导联ST段单相曲线性抬高、病理性Q波等改变(见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9.心肌酶及坏死标记物变化及意义:出现最早,用于急诊筛查的是肌红蛋白。30.休克患者基础治疗,保持安静;平卧,头部、躯干抬高20°?30°,双下肢抬高15°?20°,意识丧失者头侧位,抬起下颌,以防舌根后坠。31.进行休克对症治疗时,液体复苏原则是“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按需补液”。32.心脏骤停后进行基本生命支持的顺序为胸外按压一打开气道一人工呼吸,如果存在室颤或无脉性室速,应尽早进行电除颤。33.心脏骤停时,胸外按压与呼气比例为30:2。34.心律失常为心悸最常见原因。3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症哮喘、重症肺炎、气胸、大量胸腔积液属于中心型发绀。36.肝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和肝掌者应考虑肝硬化。37.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是胃食管反流病常见和典型的症状。38.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导致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较常见的原因。39.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最常见病因。40.十二指肠溃疡多见于青壮年人群,好发部位多在球部(前壁较常见),其发病机理是侵袭因素增强(胃酸分泌增加),疼痛特点是疼痛-进食-缓解。41.直肠指检是排除直肠癌简便有效的检查。42.内痔主要为出血(间歇性便后出鲜血)和脱出;其好发部位为截石位3、7、11点。43.腹膜刺激征包括右下腹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44.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45.肝硬化失代偿期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46.门静脉高压主要包括三大表现脾大、腹水、侧支循环的建立。47.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48.AFP是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的标志物。49.夏科(Charcot)三联征包括腹痛、寒战高热、黄疸。5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青紫斑,称为Grey-Turner征/格雷特纳征。

(下半部分,请联系小茶老师)

中医考点1.整体观念的内容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一体”观)、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2.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的过程叫论治。3.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4.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其特点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5.青色主病:气滞、血瘀、寒证、疼痛、惊风。赤色主病:热证、戴阳证。黄色主病:脾虚、湿证。白色主病:虚证、寒证、失血证。黑色主病:水饮、肾虚、寒证、剧痛、血瘀。6.正常舌象特点为淡红舌、薄白苔。7.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亦称阳明潮热。8.午后热甚,身热不扬,兼见头身困重,胸脘满闷,舌苔黄腻等,称为湿温潮热,属湿温病。9.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少阳病,为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有定时:常见于疟疾。10.自汗的临床意义:气虚证和阳虚证。盗汗的临床意义:阴虚证。11.胀痛:气滞作痛,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刺痛:瘀血致痛。12.重痛:湿邪困阻气机。13.走窜痛:气滞;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14.咳声短促,伴有鸡鸣样回声称为顿咳或百日咳。咳声如犬吠见于白喉。15.前额连眉棱骨痛,病在阳明经。后头连项痛,病在太阳经。头两侧痛,病在少阳经。巅顶痛,病在厥阴经。16.浮脉见于表证。沉脉见于里证。迟脉多见于寒证。数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17.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18.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证。涩脉多见于血瘀。紧脉多见于实寒证。19.寒证的临床表现:恶寒、或畏寒喜暖、冷痛、面色苍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脉迟或紧等。概括为“冷、白、稀、静、润”。20.热证的临床表现:发热,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概括为“热、赤、稠、动、燥”。21.虚证的临床表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22.实证的临床表现: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或淋沥涩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脉实有力。23.肝阳化风证:眩晕、肢麻震颤、头胀痛、面赤,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等。24.肝阳上亢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25.血虚生风证:眩晕、肢麻、震颤、瘙痒、拘急、[目闰]动+血虚症状。26.肝郁气滞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27.胆郁痰扰证: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恶等。28.痰蒙心神证:神志抑郁、错乱、痴呆、昏迷+痰浊症状。29.痰火扰神证:神志狂躁、神昏谵语与痰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30.脾气虚证: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肌肉消瘦,肢倦乏力为主。31.寒湿困脾证:脘腹胀闷,舌淡粘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为主。32.湿热蕴脾证: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苔黄腻为主。33.食滞胃脘证: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为主。34.十二经脉在下肢分布:内踝上八寸上从前往后为太阴厥阴少阴,内踝上八寸下为厥阴太阴少阴。35.腧穴主治特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36.近治作用: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37.远治作用:列缺治疗头痛;合谷治疗头面疾病。38.特殊作用:内关治疗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大椎退热。39.毫针的注意事项:①慎用:身体虚弱慎用;②特殊部位:如胸腹部应平刺,膀胱充盈用斜刺注意角度,风池风府进针角度;③禁用:小儿囟门未闭,头部禁用,孕妇合谷、三阴交禁用,溃疡肿瘤部位禁用。40.艾灸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防病保健。41.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胸痹:气滞心胸——痛无定处,脉细弦——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舒肝丸、复方丹参滴丸心血瘀阻——痛有定处,脉沉涩——活血化瘀,通脉止痛——通心络胶囊、血府逐瘀丸痰浊闭阻——肢体沉重,脉滑——通阳泄浊,豁痰宣痹——丹蒌片、苏合香丸42.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中风:气虚血瘀——肢软无力,面色萎黄——益气养血,化瘀通络——华佗再造丸、脑安胶囊阴虚瘀阻——半身不遂,舌强不语——滋养肝肾,化瘀通络——通塞脉片、杞菊地黄丸合血府逐瘀胶囊43.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胃痛: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附子理中丸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胃苏颗粒、气滞胃痛颗粒食滞胃脘——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44.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呕吐: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丸/软胶囊/水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加味左金丸食滞胃脘——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45.内科常见病、多发病——泄泻:食滞胃肠——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水/胶囊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香连片、复方黄连素片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46.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内伤发热: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丸阴虚发热——滋阴清热——知柏地黄丸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丸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丸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47.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腰痛: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小活络丸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舒筋活血片肾虚腰痛——补肾壮阳,温煦经脉——右归丸滋补肾阴,濡养经脉——左归丸48.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痹证:行痹——风邪为主——祛风通络,散寒除湿——九味羌活丸、祖师麻片痛痹——寒邪为主——散寒通络,祛风除湿——小活络丸着痹——湿邪为主——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木瓜丸、正清风痛宁片风湿热痹——热邪为主——清热通络,祛风除湿——四妙丸49.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痛经:气滞血瘀——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液寒凝血瘀——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颗粒、痛经丸50.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肺炎喘嗽:风寒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通宣理肺丸风热闭肺——疏风解表,宣肺止咳——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清宣止咳颗粒痰热闭肺——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清金化痰丸(下半部分,请联系小茶老师)公卫部分1.“三早”预防指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2.三级预防中,预防疾病的根本措施的是第一级预防。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4.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家庭医生为签约服务第一责任人。5.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的服务方式中“五禽”指虎、鹿、熊、猿、鸟(鹤)。6.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的服务方式调摄情志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7.在流感易发期,采取的中医药干预措施有发放艾叶燃熏,板蓝根等中药煎水服用。8.在过敏性疾病易发期,采取的中医药干预措施是中药熏鼻喷喉等方法延缓发作。9.孕产妇中医保健中产后脾胃虚弱者可服山药扁豆粳米粥;肾虚腰疼者食用猪腰子菜末粥;产后恶露不净者可服当归生姜羊肉汤或益母草红糖水、醪糟。10.观察单位亦称个体,它是统计研究中最基本的单位。11.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12.身高(cm)、体重(kg)等属于定量(计量)资料。13.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数据处理时通常采用的分组方法是质量分组。14.统计表的编制原则中指出一张统计表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内容,便于分析比较。15.统计表的线条应简洁,主要有顶线、底线和纵标目下的横线三条,称为三线表。16.表中不能留空格,数字不存在或数字无意义的用“—”表示,数字缺省或未记录用“…”表示,数字为零则写明“0”。17.频数即相同变量值的个数,常用f表示。18.当某事件不可能发生时称为不可能事件,其概率P=0;当某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时称为随机事件,其概率为.若一个指标值过大为异常(或过小为异常),则只需要确定仅有上限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或仅有下限的医学参考值范围),称为单侧范围。20.人口自然增长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21.死因顺位是将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按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22.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23.传统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三大类,即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性研究。24.观察性研究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5.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设或线索。26.发病率分子为一定时间内新发病例数,观察时期一般较长,以年为单位。27.疾病流行强度指标包括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28.某年某疾病显著超过历年发病率水平,病例间呈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该现象属于疾病流行强度中的流行。29.食物中毒暴发时,流行病学专家可以应用的指标是罹患率。30.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频率升高的现象,称为季节性。31.公共卫生监测收集资料的特点是长期、连续、系统。32.公共卫生监测的三个阶段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反馈利用。33.最普遍的疾病监测是传染病监测。34.健康的四大基石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35.患病后及时就诊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合理利用卫生服务。36.A型行为模式是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37.健康相关行为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两大类。38.驾车使用安全带属于促进健康行为中的预警及避开环境危害行为。39.妇女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中指出,孕前须做保健咨询,从孕前3个月开始,建议每天口服叶酸0.4mg。40.WHO推荐我国每人每日食盐量摄入量不应超过6g;提倡少摄入盐,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

(下半部分,请联系小茶老师)

人文部分1.医学模式在历史上经历了神灵主义模式、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四种医学模式,其主要的区别在于对心身关系的认识不同。2.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由神灵所主宰,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的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由恩格尔提出。4.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指以积极有益的教育和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5.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健康包括躯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方面,两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6.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7.情绪在人的心理健康中起着核心的作用。8.心理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9.应激的心理反应的类型和强度取决于三类因素应激源的强度、当事人本身的心身特点、环境因素。10.与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的行为类型为A型行为类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lcjc/102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