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胃癌肠型胃癌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00108/7742880.html

来源

中国科学报(李兆申)

来源

丁香园(李兆申)

编辑

飞过海

我国每天约有人被确诊为胃癌、人因胃癌不幸离世。我国胃癌发病和死亡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男性更是高达3倍之多。根据中国癌症统计数据研究表明,胃癌已上升为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肺癌。就年来说,全国有67.9万人新患胃癌,因胃癌死亡人数则达到49.8万,分别占癌症总人数的16%和18%。

近年,胃癌发病呈以下特点。一是年轻化趋势日益显著。近5年,19岁~35岁青年人的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除遗传因素,饮食不规律、睡眠严重不足、工作压力大,都是造成年轻人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二是男性患病比率高于女性,大约是2:1。三是早期诊断率低,我国早期胃癌发现率不足10%,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5%。四是生存率低,据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的报告表明,我国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27.4%。

那么面对癌症,我们到底可以做什么?

胃癌可以预防吗?能不能预防,咱得先看看胃癌的类型。

1.弥漫型胃癌:少部分胃癌的发生,和基因突变有关,称之为弥漫型胃癌。这种胃癌一般都来势汹汹,毫无征兆,预后也不太好。很多新闻报道中看到的年纪轻轻就患上胃癌的人,基本都是这种弥漫型胃癌。它和烧烤、泡面没啥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运气不好。这个时候可以对可能有遗传家族史的基因突变进行检查确认,并预防性地进行全胃切除。好在弥漫型胃癌只占少数,大多数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肠型胃癌。

2.肠型胃癌:肠型胃癌起源于肠化生黏膜,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类型。非萎缩性胃炎→多灶萎缩性胃炎伴化生→完整的肠上皮化生→不完整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型胃癌(Correa级联);被认为是胃癌发生过程。

这个稳步向前的变化过程,通常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起始,要经过40年以上的时间。既然胃癌有迹可循,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根据肠型胃癌的变化轨迹,我们可以这样做:

第一步:非萎缩性胃炎(也叫浅表性胃炎)虽然它是胃癌发生的第一步,但单纯的非萎缩性胃炎,并不会增加胃癌风险。因此,即便被诊断非萎缩性胃炎,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同时有胃癌家族史、生活在胃癌高发区、胃溃疡等胃癌危险因素: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注意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控制体重;不吸烟。

第二步:萎缩性胃炎,从萎缩性胃炎开始,就被叫做胃癌「癌前病变」了。如果诊断了萎缩性胃炎:必须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

第三步:肠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两种,其中不完全型化生更接近胃癌。因此,当不完全型化生出现时,密切进行胃镜监测就很重要。

第四步:异型增生(也叫上皮内瘤变或者不典型增生)它分为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其中低级别最终进展为癌的概率为0~23%,高级别的则为60~85%,因此:低级别:继续严密进行胃镜监测;高级别:需要进行预防性胃镜下治疗。胃癌,就是最后一步了,如果前面的预防工作做好了,大部分人也许都不会走到这一步。

如果不知道自己在哪一步,怎么办?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胃癌对我们的影响,有这么几点要注意:

1.基因检测:如果家里有不少于2个人患有胃癌,且其中最少有1个人确诊为弥漫型胃癌;或者家里有1个人在40岁以前就确诊弥漫型胃癌。推荐进行CDH1基因检测,如确认突变存在,可以进行胃切除,预防弥漫型胃癌。

2.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亲兄弟姐妹)患有胃癌,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成年后建议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胃镜检查发现了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3.胃癌筛查:如果你吸烟、喜欢吃高盐腌制熏烤食物以及属于上面提到的胃癌高危人群,要统一在40岁之后进行胃癌筛查。胃癌的筛查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原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4.吃的健康:多吃新鲜蔬果、控制体重、少吃腌制熏烤及高盐食物、不吸烟。大家也看到了,胃癌虽然有一些随机的不可控因素,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按「步」就班发展的。做好我们能够做到的,阻断魔鬼的步伐,是我们应对胃癌的最好办法。

—END—

恒瑞源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lcjc/10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