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地铁获悉,1月22日下午4点30左右,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急速上前,试图帮助脱困,后经送医抢救该乘客仍不幸身亡。事故具体原因有关部门已介入,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运营方对该乘客的不幸离世深感痛惜,将全力配合调查工作,并做好家属安抚及后续相关事宜。
1月25日,
上海地铁shmetro发布“1月22日”情况说明:当天下午4点30左右,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被屏蔽门夹住,工作人员急速上前帮助脱困,后经送医抢救该乘客仍不幸身亡。事故具体原因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运营方对该乘客的不幸离世深感痛惜,将全力配合调查,并做好家属安抚善后及后续相关事宜,同时进一步保障线路安全运营。安全提示:为了您和地铁运营安全,当列车车门、屏蔽门(安全门)门灯闪烁、警示声鸣响时,切勿强行上下车。注意看第10秒,站务员有个动作,大概率是操作了切除站台门,把这个没有关闭的站台门切除后,站台门的安全回路就通了,对于全自动驾驶的15号线列车来说,就等于告诉它“站台已经安全,你可以走了”,所以车就动了。以上只是猜测,还是有疑点,比如15号线站台门有没有装缝隙检测装置?如果装了是否接入安全回路?站务员是否把缝隙检测装置也切除了?还需要官方具体的调查。但个人觉得应急处置还是有问题,一按二呼三汇报,夹人了第一步就是按紧停(况且全自动驾驶列车还没司机来呼,呼司机就是为了让他先不要动车),车不动人就没事,一念之差。。。看新闻说这位乘客送医后抢救无效,旁边应该是她的女儿辈和孙女辈,眼睁睁的看着妈妈/奶奶被拉下去,应该受到不小惊吓最后说一句,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在上下地铁的时候也是适用的,宁愿错过一趟车/错过一个站,也不要抢上抢下。
这件事,申通地铁、设计方、生产方加起来至少有99%的锅,站务员最多1%的锅,不能再多了。我相信,只要是涉及安全的,不管你是流水线的、开飞机的、当医生的,都能支持这么一个结论:无论站务员的操作多么错误,站务员单独一个人切除屏蔽门后,没有经过任何(其他人或他自己的)检查确认,车就能立刻自己开走,是非常离谱的一件事。这个车立刻开走,我已经不想讨论设备为什么不报警,站务员为什么违规操作之类的问题了,没什么可讨论的。站务员一定会犯错误,屏蔽门也一定会夹人,这就是整个系统逻辑设计不合理,也没做任何防呆。这就像是你家空气开关跳闸了,你把短路的电器拔掉,那个开关自己就合上了。
没记错的话,已经是上海地铁发生的第三起屏蔽门和车门意外夹人致死的事件了。这次是开了一年的自动驾驶的十五号线,是GoA4高等级自动驾驶。(如果说错请指正,之前我以为是有司机监视,后来经评论区提醒后发现一般是没有的,不好意思)看了现场的监控视频,以下是作为铁路爱好者的个人的猜测,因此完全不能代表实际发生了什么,一切请以官方后续通告为准。总的来说,设备故障可能性也有,但可能主要是一起人为导致的事故。通过监控可以看到列车关门后,站台屏蔽门有夹人,该屏蔽门上面的指示灯在闪烁,说明屏蔽门检测到没有关好,在正常情况下安全回路不可能闭合,无法向列车发送速度码(速度码为零),因此列车无法启动。
然而站务员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或许,只是或许,是下意识的反应,就是用门钥匙去隔离涉事屏蔽门(而非全体屏蔽门)。在上海地铁有人驾驶的线路中这或许是正常操作,因为司机会等待站务员处置完毕,再发站台安全信号。然而,十五号线作为一条自动驾驶线路,其装置只要满足全部发车条件便会立刻自动发车。一旦站务员隔离了那扇屏蔽门,其余屏蔽门和车门全部关好,列车便会发车,直到站务员慌张地去按压非常按钮,或者紧急门弹开,接触网断电,列车才会紧急制动。
因此,遇到这种事情,其他乘客和站务员的最佳第一反应应是按压非常按钮,切断供电,让列车不可能发车,其他事情再说,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不过这里面有一些事让我感觉有点奇怪。如果发车后该名乘客会被拖走的话,说明乘客身体上的某一部分,比如手臂,衣物或者手提包,被夹到了车门中间。所以,我有两点疑问:1.车门是否关好?2.车门和屏蔽门的缝隙的红外装置是否正常运作?如果正常运作,是否成功探测到缝隙有异物?如果有探测到,又怎么可能发车?
建议:
首先关于站台门间隙探测系统:间隙探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是有检出限的,换言之,尺寸过小的障碍物是检不出的;而调低检出限也就意味着误报率的增加,乃至可用性的下降。一般来说,间隙探测系统的设计精度仅仅是满足可靠检测“人被夹在站台门与车门之间”的要求。而假如有一位“奇装异服爱好者”,穿了件带长尾巴,而且尾巴末端有一个硬球的衣服,在下车的时候站台门和车门关闭,人在站台上,球在车里面,车门与站台门之间只有一条尾巴。这种情况即使没有站务员介入也可能会引起类似的事故。当然,这种情况是否常见,是否有必要防范,值得商榷。
既然有站务员的,不如还是让站务员手里捏个信号遥控器,手动确认发车,如何?这样无论怎么操作都不会出问题了,站务员总不能荒谬到在夹到人的情况下,先给绿灯信号再把屏蔽门切除吧?如果站务员手边就有一个能给红灯信号叫停列车的遥控器,就比墙上那个不一定来得及够得着的紧急停车按钮好得多。你还要考虑到列车门信号出故障,夹人了也自动放行的可能性。
本来这个校验是司机和站务员共同来做的,没有司机了,站务员要是也不方便做或者做错了,那可真是一点容错都没有了。你不能让某一个人单独来决定是否安全,在这里就是当事站务员。人会犯错误的,只有一个人,就没有补救措施。两个人加机械,除非三个都犯错误,否则不会发生事故,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确保安全。我觉得我们既然强调安全生产,那么,不仅要允许自动系统出错,也要允许人出错。你得有这个双保险来确保只有多个系统同时失败了,才有小概率发生事故。如果仅仅站务员失误就必然会导致事故,而且站务员按照有司机的线路运营方式来操作就可能会发生事故,那么这个系统设计是有问题的。
19年刚毕业的时候。有一次下班,坐七号线美兰湖方向,上大路站。其他站都是左侧开门,唯独这上大路是右侧开门,那天在车门旁边站着,等马上要关门的时候,旁边座位上一个小姑娘忽然睡醒了,意识到自己马上得下车了,就开始往外冲。好巧不巧,上大路这站屏蔽门有问题,关门的时候是先关屏蔽门后关车厢门。然后小姑娘就在外侧屏蔽门刚关上、内侧屏蔽门没关的这个时间节点冲到了车厢门和屏蔽门中间。当时正好站在旁边,也恰巧手机刚装兜里,在车厢门关上之前,一把把小姑娘从中间薅进来了。
等下了车,在罗南新村和当时的站长反应了这个问题,并且留下了我的手机号。后来等到的电话就是,地铁总公司查看了事发当时的监控,正好那边有个柱子挡住了,具体当时哪个车门先关哪个后关无从查证,我有没有把人小姑娘从中间薅出来也无从查证。就这样草草了事。事发这么多年,上海地铁总公司还不知悔改,还不觉得他们屏蔽门有问题,并且这次事件过去那么多天上海本地媒体没有一个提过这档子事,最后还是微博爆出来的,上海地铁真的该反思整改一下了。关于洗地的,希望你们家属哪天不幸夹在中间了,能有人愿意伸手去救你们。补充一点我知道的,你们自己想,上海地铁轨道交通报警系统,在地图上的报警点是人工在地图上盲标出来的
同山:通过整个视频,我感觉站务并未意识到这是无人驾驶地铁,如果该地铁有司机,站务可以通过呼喊司机,或者司机通过站台作业,人为发现屏蔽门夹人,在司机不动车的情况下,站务这样操作完全没问题,但是人是活的,机器是死的,无人地铁这样操作,肯定会出事。而且通过视频可以看出,该乘客只被夹在屏蔽门和空隙内,列车车门应该是正常关闭的,不然列车防夹功能触发,随车检修员也会发现屏蔽门夹人,前去处理。总结来说,我们上班时,也会经常遇到老年人冲门,造成屏蔽门和车门夹人夹物,这样真的非常不安全,命只有一次,一定要遵规守纪。如果,我是说如果,你被卡在屏蔽门中,一定不要惊慌,教你一招保命绝招,用你的手或脚,挡住车门关闭,不要去管屏蔽门,正常情况下可以导致列车防夹功能启动,列车暂时不会动车。屏蔽门和车门夹人出过很多事,希望大家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