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幼乘梯莫轻心电梯盲区早知道直梯篇

北京中科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3/h5vka4y.html

的脚步逐渐远去

的钟声即将敲响

冬至、平安夜、圣诞节、元旦、寒假……

大小朋友们激动万分、兴奋不已

节日欢庆接踵而至

假日游玩轮番上场

……

安全乘梯携手“童”行

广州提醒您

携幼乘梯莫轻心电梯盲区早知道

携幼安全乘梯第一条

不要让学龄前儿童独自乘坐电梯

1

幼儿单独乘坐电梯,不会正确操作电梯按钮可能导致其关在电梯轿厢内,特别是在电梯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无法同外界取得联系,得不到及时营救,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

幼儿的安全意识很薄弱,恰巧又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喜欢探索,喜欢触摸,稍有不慎容易触碰电梯盲区,带来危险。

电梯盲区有哪些

直梯篇

1

电梯门开关的感应盲区

TSGT-《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规定了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在检验内容和要求中提到:“动力驱动的自动水平滑动门应当设置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当人员通过层门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该装置应当自动使门重新开启”。

电梯门防夹人装置

1

电梯门的防夹人装置,一般有三种:光幕式、触板式和光幕触板一体式。

2

光幕式是指在电梯门两边门上装有阻挡装置,当射线被阻挡时,电梯门会自动打开。安全触板式是在电梯两侧安装有突出的触板,当有物体触发触板,触板会使开关动作,电梯门就会停止关闭并重新开启。光幕触板一体式则是由前两者结合,具有一定互补功能,隔断红外线或碰撞触板都可以使电梯重新开门。

盲点

光幕式,由于红外线密度有限,射线所覆盖的区域并不是整个电梯门,射线覆盖不到的地方就是盲区;较细的物体(比如绳子,书包)和透明的物体(如矿泉水瓶、玻璃)无法感应到。

触板式,门上下10厘米和正中2厘米,尤其是门的最下端位置为感应盲区,较软的物体无法启动触动功能。

在盲区阻挡电梯门就可能造成电梯损坏或伤人事故。

预防有“道”

1.进电梯时一定要检查幼儿的书包带,玩具绳,荧光棒以及裙子的裙摆、衣服的装饰、围巾、帽子带子等,防止被夹。

2.如需延迟关门,不要拿脚、手,身体任何部位或任何物品去挡门,请直接按电梯内开门键。

2

电梯和门柱之间的缝隙盲区

缝隙盲点

根据国家电梯制造与安装规范规定,乘客电梯门缝要小于6mm,即使使用过程中有磨损,间隙也要小于10mm。

而据某电视节目调查,3-6岁的孩子,手指厚度在5-8毫米之间。所以,这个盲区,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比较危险!

乘坐电梯时,常由于幼儿的好奇心或多动性格喜欢用手触碰电梯轿门,很容易会被夹入轿门与门立柱的缝隙间,造成挤压伤害。

预防有“道”

乘坐电梯时,让幼儿远离电梯门,提醒幼儿不要用手随意玩、摸电梯门。

3

电梯外门和内门之间有盲区

电梯分内、外两扇门,只有当电梯运行到当前楼层,两扇门同时打开、关上,才能安全乘坐电梯。

而两扇门之间,是电梯井,电梯就是在这个井里上上下下的。

如果电梯没停稳就上电梯,撞电梯外门、扒电梯内门,是很容易掉入井道发生事故的。

预防有“道”

1.乘坐电梯时,一定要牵着或者抱起幼儿,等电梯停稳确认无误后才能进、出电梯。

2.提醒幼儿不要倚靠、撞击电梯门。电梯故障停运后,不要敲打、扒电梯门。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尽管电梯事故偶有发生

但是电梯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

电梯具有很多安全保护装置

遇电梯故障时,应第一时间按电梯里的紧急呼叫按钮或拨打维保救援热线、电梯应急救援电话进行求救。

今天,您记住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lcjc/141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