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酸腹胀hellip常见老胃

北京什么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disease/a_7761456.html

根据最新的癌症大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居第二,仅次于肺癌。国外一项研究指出,胃癌在年轻群体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这突出表明需要在年轻人群中采取更多预防策略。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控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主要指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的减少,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有些人没有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反酸、腹胀等消化不良或消瘦、贫血症状。

本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如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不良饮食习惯等。需要引起重视的是,盲目节食减肥极可能诱发本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离胃癌有多远?

一般来说,胃癌的发展路径为: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我常跟患者解释,浅表性胃炎癌变的过程,就像是原本的青青草原,土地被污染物(致病因素)浸染了,一开始草原上的草只是长势不好(浅表性胃炎),后来时间长了,部分的草就枯死了(萎缩性胃炎),污染进一步加重,部分草地还长出了杂草(肠化),甚至还会看到畸形的草(不典型增生),最后边整片草原就都变成了一片死地。

西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但在研究中发现,部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应用中医治疗后,胃粘膜出现了逆转。

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验案

1

验案一

患者Y先生,男,55岁,因“反复嗳气反酸半年”而诊。

症见:嗳气、反酸,无腹痛腹胀,无烧心,咽部异物感,口干,无口苦,纳可,眠可,小便调,大便1次/天,质软成形。舌红,苔白腻,脉弦。

外院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病理:胃黏膜慢性萎缩性炎,肠化(++)。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吐酸——肝胃郁热,湿浊中阻

治则治法:先清热化湿,再舒肝和胃

首诊方拟藿朴夏苓汤加减,具体用药:藿香、法半夏、厚朴、木香、苏梗、柿蒂、合欢花、牡蛎、栀子、芦根,7剂。

二诊药后见嗳气减少、无反酸,咽部异物感减轻,右侧偏头痛,余症基本同前。

方拟柴胡舒肝散加减,具体用药:柴胡、枳壳、芍药、陈皮、香附、甘草、木香、苏梗、柿蒂、栀子、丹参、珍珠母,14剂

三诊胃部症状稳定,但药后大便4-5次/天,便前下腹胀闷,便质软成型。

方拟痛泻药方加减,具体用药:炒白术、芍药、防风、陈皮、甘草、苏梗、柿蒂、救必应、半枝莲、木香,7剂

药后症状基本消失,因疫情原因未再复诊,后续服用中成药善后。

三个月后发来胃镜复查结果,已未见萎缩及肠化,但仍有炎症及糜烂,嘱其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定期复查。

按语

这位患者的治疗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但从3次就诊换了3个底方来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也是相对复杂的。

这位患者初诊的时候湿浊较重,因此需要先清利湿浊,湿浊一去,这位患者最明显的致病因素——肝郁,就显现出来了。因此二诊用的治疗肝胃不和的代表方柴胡疏肝散。治疗中出现了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一开始考虑药物太过寒凉,伤及脾胃,但患者肝胃不和的主病机,也会引起腹泻的发生。

我在治疗中比较强调邪要有出路。这位患者的“滞”较重,因此选用了较多的理气药。对于他而言,大便次数增多恰是一种药物帮助身体排邪的正常反应,因此最后选用了比较对症的痛泻要方,而没有选用具有明显止泻作用的中药。

整个治疗过程下来,患者的体验感会比较好。三诊的方子中我用了半枝莲,这一味中药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破坏为癌组织供应血液的血管,具有独特的选择性。

2

验案二

患者L阿姨,女,73岁,因“反复上腹痛6年,再发1月”而诊。

症见:上腹胀痛,餐后加重,伴嗳气反酸,无烧心,口干口苦,纳差,眠差,二便调。舌红,苔薄白根白腻,脉弦滑。

外院胃镜: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胃粘膜)萎缩性炎,肠化(++)。

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湿热

治则治法:清热化湿

首诊方拟藿朴夏苓汤加减,具体用药:藿香、法半夏、厚朴、木香、苏梗、陈皮、柿蒂、甘松、郁金、白花蛇舌草、黄芩、甘草、姜黄,7剂。

二诊诉上腹痛明显好转,仍有腹胀,嗳气反酸、口干口苦减轻,但眠差反复,余症基本同前,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方拟温胆汤加减,具体用药:竹茹、法半夏、陈皮、龙骨、牡蛎、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柿蒂、枳壳、大腹皮,14剂。

三诊诉药后胃脘不适基本消失,后续长期服用中成药调理。半年后复查胃镜,仍见慢性萎缩性胃炎,但病理已无肠化。

按语

这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就没有前一位那么理想,主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年龄,患者已经69岁了;第二个原因,也是十分重要的,患者有常年失眠的病史,睡眠不好的人,胃黏膜修复起来会相对缓慢一些。最终复查没有肠化,可以说胃癌进展被控制住了。

在本案的处方,我同时用上了白花蛇舌草及半枝莲。广东省名中医邱健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一条经验方叫做“白莲治萎汤”,里头的“白莲”指的就是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两味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对胃癌SGC-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被很多脾胃科医生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当中。

结语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错综复杂,既有胃失和降,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之征象,又有脾胃寒湿,脾阳不足,脾气不升,肝气郁滞的证候。且病久皆会导致全身气机不畅,元阳之气上冲,故此病虽然只显示胃上的问题,但是全身脏腑气机都会被拖累,故不仅得治胃,还得调理全身。

基于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防治,可根据本病表现出的病位、病性提炼其病变本质,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临床症状,以提高临床疗效。

医生

赖其聪

中医师

消化科/中医内科

(长按图片即可预约医生)

简介

青年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于广州中医院规培3年,遍历1年大内科及半年术科学习,主攻脾胃消化病方向。研究生期间跟随全国名老中医劳绍贤教授学习3年,曾发表与劳师经验相关中文核心论文及科技核心论文各1篇。治疗上秉承劳绍贤教授学术思想,擅长时方与经方、中医药宏观理论与现代微观药理相结合,以脾胃为本,五脏相关,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尤擅岭南地区湿热体质调理。

擅长

1.脾胃病: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癌癌前病变、便秘、腹泻等;2.内科杂病:疲劳综合征、青少年记忆力减退等;3.儿科: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4.皮肤科:痤疮、湿疹、特应性皮炎等;5.耳鼻喉科: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等。

出诊时间

周一上午固生堂海珠分院

周五下午固生堂广州五山分院

注:文章配图来自rf.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yczz/1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