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十人九胃病”,
胃病俨然是极其常见的疾病,
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脘痛”范围,
中医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型辨证治疗。
食滞伤胃型
“饮食不节致使脾胃受损,食积胃脘,胀满痞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黄腻,脉象弦滑。
”证属:食滞伤胃、腑气不通。
宜健脾和中、消食开胃。
脾胃虚寒型
“胃脘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舌质淡、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沉细弱或浮大无力。
”证属:中气不足、脾胃虚寒。
宜补中益气,健脾温胃。
胃阴亏虚型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不适,虽饥而纳差,口干口渴,大便艰涩,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
”证属:肝脾不和、胃阴亏虚。
宜疏肝健脾、益阴养胃。
热邪犯胃型
“胃脘灼热疼痛,嘈杂易饥,口苦咽干,泛吐酸苦水,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细。
”证属:热邪犯胃、中焦郁滞。
宜疏利中焦、清热和胃。
肝郁犯胃型
“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
”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
瘀滞伤胃型
“胃脘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纳差,舌质暗紫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
”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
宜活血化瘀、行气理胃。
肝火犯胃型
“因久病脾胃气虚,情志不舒,郁而化火,致使胃脘痞满隐痛,食后疼痛加重,经常烧心泛酸,口苦发黏,便溏,舌质淡红,苔黄腻,脉细数。
”证属:虚实夹杂、肝火犯胃。
宜舒肝理气、清热调胃。
湿困脾胃型
“胃脘痞闷,纳呆,少食即感胀,口淡无味,渴而少饮,肠鸣辘辘,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懒动,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濡细。
”证属:湿阻脾胃,困遏中焦。
宜健脾祛湿、理气醒胃。
重
预
防
?不酗酒
长期饮酒不仅会损害肝脏、胰脏,引起酒精性肝硬化、胰腺炎,这些疾病反过来会加重对胃的伤害。
?戒烟
吸烟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缩,使胃黏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导致胃病。
?饮食规律
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壁会造成不良刺激,对胃伤害很大。
?讲究卫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胃炎、溃疡和胃癌发病的元凶,这些细菌会通过餐具、牙具等相互传染。
护
健
康
慢性胃炎是胃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率高,危害大。医院提醒您:秋季是胃病的高发季,胃病危害多,若生活中出现不适,医院进行检查,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名医在身边李忠梅
◆医院副院长
◆高年资中医主治医师
◆脾胃疾病专家
医师简介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医院原中医老干科主任、副院长、主治医师。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科、疑难杂症、心脑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胃肠道疾病、风湿腰腿疼痛、坐骨神经痛、妇科杂症、泌尿系疾病等疾病。
擅长领域: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眩晕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周六上午博世康国医城
好医·好药·好疗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