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十一假期的开启,道路上的私家车变得越来越多,而且经常可以看到外地的车牌,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国庆节期间的出行压力,我在近几天都没有开车出门,原因非常简单:堵车、没有停车位,而且还需要应付朋友之间的聚餐,开车出门就意味着麻烦,每次在夜间打车回家时,都能遇到交警设卡查车,这也让我发现了两个规律:严查方向和类型。
从车辆类型上来看,交警往往更注重面包车、SUV、MPV和改装车,这类车辆往往会在交警的严查范围之内,在遇到私家车时往往采用跳跃式检测的方式,并不会所有私家车都会检测到,这就要看车主的运气了,而且交警会分析驾驶人的神态,车主若紧张就越可能被查到,那些看上去镇定自若的驾驶人就可以被交警排查在外,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查出租车、客车、大货车等载客、载货性质的营运车。
从严查方向上来看,交警设卡并不只查酒后驾车,而是多种违章行为的联合查处,基本上不会放过违章行为,只要是在交警的审查范围之内的违章行为,都逃不过交警的法眼,电子设备普及之后,可以通过驾驶证和车牌来核实是否存在违章行为,涉牌涉证的违章自然不能放过,车主对交警的严查作出统计,有些违章行为严查次数较多,车主注意,私家车迎来“4类创新严查”,其中的一项违章是车主们经常忽视的,一晚上就查获50余起!
一、超员
在夜间开车,电子眼无法审查车内乘客的数量和状态,部分车型就出现了超员违章,交警一般不会查私家车的超员,毕竟私家车车型较小,载五个人就已经满载了,很少会出现超员情况,交警会严查面包车、网约车、SUV和MPV车型,超员不满20%的情况下只扣分不罚款,这一点还算人性化,车主们也不要出现超员行为,多一个婴儿都不行!
二、分心驾驶
这一违章行为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比如:接打手持电话、吸烟、浏览电子设备等等行为,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反应能力下降,可能会因为分心驾驶而忽视其他道路参与者,从而出现本应避免的交通事故,尤其是一些司机开车、等信号灯时玩手机,可谓“一锅粥和老鼠屎”的对比,希望这些驾驶人好自为之,没素质就不要开车上路,免得影响其他道路参与者!
三、副驾驶违章其实,大多数情况下的违章行为都以驾驶人为主,但并不说明副驾驶就不存在违章行为,比如:副驾驶不系安全带、副驾驶阻挡驾驶人视线等,这些违章行为的出现,可能会影响驾驶人和车内其他乘客的安全,交警在查车时会查验副驾驶的状态,以此作出判断!
四、车内物品不符合要求
交警在查车时,往往会询问车主有没有客货混装,并且对车内物品作出审核,若是发现车内存在中控台金属玻璃摆件、中央后视镜挂件、安全带卡扣、翻牌器、电子狗、违规车窗膜等物品,在责令拆除的情况下对驾驶人作出处罚,交警一晚就查到50余起实用安全带卡扣的违章行为,这明显是自欺欺人!
汽车发展的这百余年间,只有少数几个车内配置拥有划时代意义,而安全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配置,而安全带卡扣等物品的出现,仿佛是在考验车主的智商!希望车主懂得怎么才算安全出行!对此,大家是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