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老临证医案实录1慢性浅表性胃炎案

邱健行教授出生于番禺中医世家,自幼耳闻目睹长辈济世救人之术,年从广中医中医系毕业后开始了“中医人生的历程”;在清远工作期间,拜当地名医黄峰主任为师,逐渐掌握了中医治病的精髓,人称“小黄峰”;医院业务院长。期间结识了他的岳父佛山名医管铭生(年被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岳父祖上三代都是佛山有名的中医名家,第一代是清代二品军医官管金墀(chi);管铭生老先生精通《伤寒论》善治内科疑难杂症;邱老从岳父身上学到了精湛的医术,一生行善的高尚品德,为日后行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邱老喜欢读的中医书《内经》《伤寒论》《金贵要略》《陈修园医著》《邓铁涛临床经验辑》。

慢性浅表性胃炎案郭某某,男,42岁,职员。

年3月13日初诊。主诉:

反复上腹部胀痛1月。

初诊:

1月前因饮酒(啤酒+白酒)半斤后出现上腹胀痛,于进食后及夜间加重,

反复发作,伴嗳气。

就诊时症见:

上腹胀痛,进食后及夜间加重,嗳气,口干苦,纳可,大使正常,

舌红,苔黄厚腻,

脉弦滑。

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14C尿素呼气试验HP(幽门嫘杆菌)(+)。

中医诊断:

胃脘痛,证属脾胃湿热兼肝郁气滞。

西医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此为患者平时工作紧张,忧虑过度,肝郁气滞,

加之嗜酒,酒毒酿生湿热,蕴结脾胃,阻滞气机出现上腹胀痛,

进食后食积,气滞,

故疼痛发作或加重,口干苦,

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均为脾胃湿热兼有肝郁气滞的脉象。

治宜:

清胃祛湿,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以自拟抑阳清幽汤加减。

处方:柴胡12g赤芍15g枳实12g甘草6g蒲公英30g夏枯草30g

海螵蛸20瓦楞子30g郁金15g厚朴20g虎杖18g大腹皮20g水煎服,14剂,日1剂。二诊(年3月27日):

服上药后,上腹胀痛减轻,偶有嗳气,频率较前减少,

舌脉同前。

上方加延胡索20g,

14剂,水煎服,日1剂。三诊(年4月10日):

症状减轻,偶有胃脘胀痛,偶嗳气,

舌偏红,苔黄腻而干,

余症如前。

上方去瓦楞子,

加山栀子12g,

续服14剂。四诊(年4月24日):

胃脘无不适,无明显嗳气,

复查“C尿素呼气试验示:HP(-)。

嘱上方不变,续服7剂,巩固疗效。按语;

本案患者以上腹部胀痛为主症,

故中医诊为胃脘痛,

根据患者生活习惯及四诊合参,辨证脾胃湿热兼肝郁气滞。

治当疏肝理气,清胃祛湿,

以邱老自拟抑阳清幽汤:

(柴胡、赤芍、枳实、甘草、蒲公英、夏枯草、海螵蛸、瓦楞子、郁金、厚朴)

方中四逆散疏肝理气,邱老善用赤芍于柔肝中能散邪行血,避免白芍酸敛不利制酸。

蒲公英、夏枯草清泄肝胃郁热,

郁金、厚朴行气化瘀止痛,

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止痛,

全方共奏疏肝清胃、行气止痛功效。

经过1个半月治疗,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复查幽门螺杆菌转阴性。因本例患者一直服用中药,未服用西药抗幽门螺杆菌,说明中药对根除幽门螺杆菌亦有良好效果。

敬请期待下期→

分享邱老“临证医案实录(2)”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拍摄者有异议,请联系本公微删除,谢谢!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註明出處。

投稿建議請至:

qq.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yczz/7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