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病理报告上的ldquo肠化rd

医院做胃镜的时候,医生会帮患者做病理活检,然后医院拿病理报告。不少人拿到胃镜活检病理报告,会看到“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黏膜慢性炎伴肠化”等字眼,“肠化”有时会被告知这是一种“癌前病变”,部分人就感觉很快会得胃癌了,就忧心忡忡,甚至恐惧害怕。那么,肠化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就要癌变了?小编今天来科普一下。

一、什么是肠化

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就是胃粘膜出现了像肠子一样的细胞,它是胃粘膜长期慢性炎症发展到萎缩后机体的代偿性表现。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器官各司其职,胃表面生长的是具有分泌胃酸功能的胃黏膜上皮细胞,肠道表面生长的是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胃粘膜上皮一般每7天更新一次,上皮中存在干细胞,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够分化成熟产生胃粘膜上皮细胞。在慢性炎症的刺激之下,干细胞分化异常,分化成了肠上皮细胞。

二、肠上皮化生的分型

肠化生分为轻、中、重度,又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大肠型和小肠型肠化生。目前的研究认为,不完全性和大肠型上皮化生容易发生癌变,小肠型肠化生一般不会癌变。但目前临床上肠化生没有进一步分型,只用于科研,但研究发现不完全性、大肠型肠化生往往出现在中重度肠化病人。而病理示轻度非典型增生,这是胃癌前病变,较肠化生又进一步了。

非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重度非典型增生就是早期胃癌了。据研究非典型增生的10年癌变率,轻度非典型增生约2.5%~11%;中度非典型增生14%~35%;重度非典型增生10%~83%。

三、肠上皮化生与胃癌的关系

目前公认肠化生是胃癌前病变,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为异型增生,再到胃癌。目前公认胃癌发生过程为: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完全小肠型肠化→不完全大肠型肠化→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胃癌确实有一定可能由肠上皮化生发展而来,但肠上皮化生离胃癌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距离。而且肠上皮化生患者中胃癌的整体风险还是非常低的。不要因为检查出肠上皮化生就背上思想包袱,焦急忧虑,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四、出现肠上皮化生怎么办

1、调整心态,避免紧张焦虑

检查出肠化生时,患者应调整心态,避免紧张焦虑(肠化生程度较重、范围较广的患者需要提高警惕)。

2、去除诱因

尽量去除肠化生可能的诱因(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头号帮凶,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须根治幽门螺杆菌)。

3、日常注意饮食的调节

宜清淡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避免烟酒、过酸过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从而减缓肠化的进展。

4、适当药物控制

遵照医嘱,服用一些药物来控制肠化生的进展,减少胃癌的风险。

5、注意定期复查

建议每年复查一次胃镜,评估胃粘膜化生的程度,如果出现异型增生或者早期癌,及时的处理,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

小编今日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如果对您及家人朋友有帮助可以转发分享,感谢您抽时间阅读,喜欢的亲记得点个赞。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yczz/7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