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做过胃镜的朋友,想必医生肯定会和我们说患上了胃炎,胃炎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这是因为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很差,辛辣刺激、生冷等食物的进食对于属于“娇脏”的胃来说,简直就是噩梦般的存在,只是个人体质不同,胃炎的深浅也不同罢了。而有少部分人会被检查出“肠上皮化生”,很多人都这个疾病的名称是第一次听说,对其危害也不够重视,甚至有人会选择不了了之;但也有人对这个疾病甚是恐惧,听说这是胃癌的癌前病变,面对截然不同的态度,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
“肠上皮化生”是什么?
首先大家要清楚,这是一种胃病,虽然它带一个肠字。医生之所以会在开头提到胃炎,是有原因的。当患者患上慢性胃炎后,它的胃黏膜上皮会转化为含有特殊细胞的小肠或者大肠黏膜上皮组织,所以说会将其称为是肠上皮化生,而本身患有慢性胃炎的朋友属于该疾病的高危人群,一不注意就会转化,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上很多见。但大家也别过于担心,并非是所以胃炎都会转化,只是萎缩性胃炎转化的概率比较高,而随着胃镜的发明,早期胃癌的发生和发展都肠上皮化生有密切联系。
有人看到萎缩性胃炎也比较迷惑,这又是什么病?这种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所以说医生一直和患者强调不慎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医院接受根除治疗,治愈率还是很高的,大家完全可以放心。而在生活中我们想要预防幽门螺旋其实很简单,切断传播途径就行,一是粪口传染,比如上完厕所不洗手;直接喝生水、河水以及井水等未煮沸的水。二是口口传播,比如嘴对嘴喂饭,尤其是大人不要给孩子嘴对嘴喂饭,或者是叫食物嚼碎了给孩子吃;同用一副碗筷;接吻等等行为,保持一定的距离对我们每个人都好。
给大家总结一下:饮食习惯差可能会患上胃炎,甚至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若是不接受根除治疗,很大概率上会转化为肠上皮化生,而胃炎发展成胃癌的过程中,肠化是倒数第二步。所以说大家要重视起来,但也别过度紧张,好好接受治疗则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癌变。医生的建议是患有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朋友,每半年或者一年做一次胃镜,觉得难受的可以选择无痛胃镜。而肠上皮化生癌变率并不高,大约在3-5%;轻度肠化的危险性较低,中重度肠化危险性较高。
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肠上皮化生呢?
肠上皮化生的本质就是因为胃黏膜损伤,除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外,这和以下这些因素有密切联系。比如长期服用损伤胃的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红霉素等等,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所以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是本身有胃病的患者更要小心注意。此外长期抽烟也会损伤胃黏膜,可导致胃胆汁反流,使胃黏膜加重受损,从而加重胃炎,为以后的肠上皮化生埋下祸根,因此香烟趁早戒!
既然发生是发生在胃部的疾病,那肯定和饮食是脱不开关系的!很多人的饮食习惯都不好,例如长期吃一些粗糙、坚硬、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使胃动力不足,导致胃黏膜受损;或者是酗酒、熬夜等习惯也会对胃黏膜造成算是,诱发萎缩性胃炎。所以说长大后的我们不应该用坏习惯来对抗成年人的焦虑,更应该好好的爱护身体,不是一定要吃多么昂贵的食物,一日三餐按时吃,多吃新鲜的果蔬和肉类,一样可以把胃养的好好的。
此外肠上皮化生的另一大高危因素和情志有关,长期处于压抑情绪的人也属于高危人群。胃和其他器官不同,它是最能表达情绪的一个器官,好的情绪会给胃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在开心的时候是不是食欲都大增?相反的,长期处于压抑和紧张情绪下,会导致神经调节系统紊乱,从而刺激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加重损伤。所以说想要预防胃病找上门来,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保持愉快的心情,定期做好胃镜检查,胃将好好感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