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慢性胃炎

胃炎即胃黏膜的炎症。按发病的急缓,可将胃炎进一步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根据胃黏膜损伤的严重程度,也可将胃炎分为糜烂性胃炎和非糜烂性胃炎。本病属中医学“恶心”、“呕吐”、“胃痛”等范畴。

一般艾灸治疗慢性胃炎的穴位:

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膻中穴、中脘穴、督俞穴、膈俞穴、脾俞穴

01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的位置:足三里穴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即:外膝眼下四横指),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胫骨前肌上。

02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的位置: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03

膻中穴

膻中穴的位置: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04

中脘穴

中脘穴的位置: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当脐中上4寸)。即:从心口窝到肚脐眼四寸的地方(也就是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

05

督俞穴

督俞穴的位置:督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06

膈俞穴

膈俞穴的位置:膈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督脉上至阳穴,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07

脾俞穴

脾俞穴的位置:脾俞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

温和灸

取穴方法: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操作方法:患者取合适的体位。施术者立于患者身侧,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5~20分钟,灸至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1~2次。

回旋灸

取穴方法:膻中穴、中脘穴。操作方法:点燃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高处。艾条在施灸部位上左右往返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灸治,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

隔姜灸

取穴方法:督俞穴、膈俞穴、脾俞穴。操作方法:将鲜生姜切成厚约0.3厘米的生姜片,用针扎孔数个,置施灸穴位上,用大或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施灸。一般各穴每次施灸5~7壮,每日灸1~2次。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zlff/20170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