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医案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焦虚寒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焦虚寒)

张某,男,43岁,机关干部,年12月20日就诊。自述胃痛迁延五载,以工作繁忙,医院门诊,而长期按电视、报刊广告介绍广泛服食各种所谓胃病特效药,而无一效,反日渐加重。医院作胃镜检查,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央局部糜烂)。

患者始惧,医院治疗。刻下症见:腹痛绵绵,时轻时重。痛甚则两胁痞胀,大腹里急,肠鸣转矢气则稍舒。大便溏滞涩少,间有为猪肝色者,每月三四行。兼见纳呆口淡,晨起干呕,肢体倦怠,精神萎靡,工作时精神不能集中。脉弦涩,舌质暗红不华,苔白腻,根却厚。此乃劳倦所伤,中焦虚寒,脾运失健生湿,且有久病入络之象。当用黄芪建中汤化裁治之:黄芪30克桂枝10克白芍25克甘草6克炮姜10克大枣肉15克炒麦芽25克砂仁6克木香5克丹参12克三七5克

水煎两次,早晚分服,隔日1剂,连服半月。

半月后复诊,患者腹痛显著减轻,两胁大腹亦渐舒,大便转淡黄色,1日2次,仍未成形。脉弦涩如前,此时入络迹象已消退,而脾仍未健。

前方去丹参、三七,加白术20克,服法如前,连服半月。

3周后,患者再诊,已服药10剂,大便成形,每日一行,脘病已减过半,胁腹亦无拘急感,惟仍短气乏力。

前方再去砂仁、木香,加吉林人参12克,以扶元气。

又半月,患者来告,病愈七八,精神胃纳均可,近日须外出工作,不能煎服中药。遂给我院所制之人参胃康片5瓶带去,嘱其每日服3次,每次6片,并须注意饮食起居。

此后患者停服煎剂,长期服食胃康片不辍。年10月胃镜复查,病已基本治愈。

按:秦伯未前辈曾用黄芪建中汤治溃疡病有效,此例用治糜烂性胃炎亦效如桴鼓。《伤寒论》“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服小建中汤”,与此例脉症吻合。《金匮》又有“虚劳诸不足,用黄芪建中汤”之文,此例乃劳倦所伤,故重加黄芪。然仲景原方之饴糖,尚嫌甘壅,于此病不合,故去之加炒麦芽,补中寓消之意。又去原方生姜之走,改用炮姜之守,可见何氏化裁古方之妙。

何氏常强调补脾阳不忘祛湿,故用砂仁、木香以祛湿。而舌质暗红,又是久病入络之象,故加入丹参、三七活血祛瘀之品。药中病机,故投剂而效。后以人参胃康片久服收功,此药乃何氏临床经验之结晶,治疗溃疡病、胃炎等病确有疗效。

(本文选自《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何炎燊卷》中国中医药版p87-89)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北京治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zlff/201803/18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