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宝宝得了急性胃肠炎后如何喂水喂食?
急性胃肠炎(Acutegastroenteritis,AGE)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占急诊儿科患儿的16%。
目前由于南方天气温暖,适合病毒性胃肠炎流行,没有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的宝宝就容易患上轮状病毒肠炎。下面谈谈宝宝得了急性胃肠炎后怎么办?
急性胃肠炎的定义:3次或3次以上的腹泻和/或呕吐发作,可能伴随一些其他症状,包括因胃肠的炎症所引起的发热、恶心、腹痛。
病原学
病毒:轮状病毒(最常见)、诺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状病毒、杯状病毒、冠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
细菌:空肠弯曲菌、艰难梭菌、大肠埃希菌(包括O:H7)、沙门菌、志贺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寄生虫(少见):贝氏等孢子球虫、隐孢子虫、蓝氏贾弟鞭毛虫;
人群
以下指引是为病程在7天以内的、有急性胃肠炎症状的、6个月以上儿童制定的。
小于6个月的急性胃肠炎的小婴儿,需评估水、电解质平衡和考虑其他原因。
对于只有呕吐症状的孩子,其他诊断也需要考虑,尤其是出现血性或胆汁性呕吐物、剧烈腹痛或有中毒症状时。急性胃肠炎的常规护理可能并不适合于有重大并存病、免疫缺陷或慢性病。如果异常的体格检查结果发现或怀疑电解质或代谢失衡,那么就不应按照常规护理。有中毒症状的病人,应注意严重的系统性疾病(败血症)和严重脱水的可能,应予以稳定病情并转送去住院治疗。
对于只有轻、中度脱水而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宝宝,在医师的充分评估后采用以下方法给宝宝喂水、喂食:
1.脱水处理的治疗原则
脱水是急性胃肠炎的并发症,宝宝脱水的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宝宝失水占体重5%以内,比如宝宝10公斤,脱水量在0.5公斤(ml)以内
中度:宝宝失水占体重5-10%,比如宝宝10公斤,脱水量在0.5-1.0公斤(-ml)之间
重度:宝宝失水占体重10%以上,比如宝宝10公斤,脱水量在1.0公斤(ml)以上
如果宝宝有如上图的症状时,脱水程度可能在中度以上了,医院就诊!!!
2.口服补液溶液(ORS)
只有透明液体才能用来口服补液。含糖量高的液体可能会使水分渗透入肠腔内,从而导致高钠血症和加重腹泻。因补充过多低渗性液体所导致的低钠血症可导致惊厥。合适的ORS包括:WHO口服补液盐散,运动饮料,加盐的米汤、加盐的酸奶饮料、有盐的汤等。
目前口服补液效果比较好的补液盐是第三代的口服补液盐
3.口服补液疗法(ORT)
液体摄入目标:1小时15mL/kg或4小时60mL/kg;每次腹泻或呕吐后给予10mL/kg。
家长要耐心给宝宝喂水,第1小时,按宝宝的体重每公斤每次喂口服补液盐水1ml,比如宝宝体重10公斤,就喂10ml水,每5分钟喂1次。1小时内没有再呕吐时,渐渐增加口服补液量,用4小时喂水至目标补液量,每公斤体重60ml,宝宝10公斤就补ml。
4.饮食
母乳喂养婴儿应当继续无限制地母乳喂养。国家指南推荐一旦初始补液完成,在生病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就要再引入营养。适龄儿童饮食的早期营养恢复包括单纯的淀粉类食物、水果和蔬菜、瘦肉等。
未再呕吐或不伴有呕吐者,不可以禁食,而是应继续或尽快恢复原来已经熟悉的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应的易消化饮食,尤其是富含钾的食物,例如香蕉、新鲜椰子汁等是有益的;避免喂食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以及高糖食物和高脂饮食(如油腻的肉汤等),避免予含糖饮料(包括一般的市售果汁、甜茶)、碳酸饮料(汽水、可乐等)、运动饮料、未稀释的果汁或提神饮料,以及一些有刺激性的、利尿或通便的液体如咖啡、某些药茶或冲剂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