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普及胃肠健康知识、传播胃肠健康理念,医院,特邀省知名专家,开设讲解专栏,帮助大家答疑解惑。
专家在线答疑时间:每周六
问题1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不吃药能自动清除吗?
患者医生你好,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能通过身体自身免疫力杀死它吗,不吃药可以吗?
冯少明主任:
患者你好,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后,人体并不能自发清除幽门螺杆菌。我国《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的专家共识意见(年,上海)》就明确指出:
HP感染后不会自行消除;
HP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病因;
根除HP治疗和预防HP感染,是预防胃癌最重要的可控因素,可有效预防胃癌。
此外,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单纯靠某些食材、中药、益生菌、甚至牙膏、丁香茶、大蒜之类能够根除HP。所以,一旦检查出HP,一定要及时根治。
问题2
胃部肠化是不是不好的预兆,马上要变癌吗?
患者医生,我的胃活检报告显示有点轻度肠化,听别人说,他爸爸就是肠化变成胃癌的。我本来吃药胃舒服点了,这两天又不舒服了,是不是因为肠化?会马上变癌吗?
孙东阳主任:
患者你好,胃发生肠化,说白了就是胃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讲,这些因素会导致胃内环境发生变化: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胆汁反流;
年龄性别,大于50岁、男性更容易出现肠化;
吃得不对,比如长期吃含亚硝酸盐多的东西(蜜饯、腌腊、烟熏)、吃得很咸、吃得辛辣、缺乏维生素都会让肠化容易出现;
胃癌家族史。
肠化会引发胃癌的发生,但是,从肠化到胃癌会经过一个漫长的恶化过程:轻度肠化-中度肠化-重度肠化-轻度异型增生-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胃癌。这个过程,你是可以通过胃镜早期发现的,早期治疗效果也好。
问题3
有没有可以替代胃镜检查没那么不舒服的方式?
患者医生你好,我今年45岁,胃一直不是很好,稍微饮食不当就容易不消化,但我又害怕做胃镜检查。请问有没有可以替代胃镜检查的方法?
万泉主任:
患者你好,目前为止,胃镜检查依然是检查胃病不可替代的方式。很多人上网或者道听途说,称胶囊内镜、钡餐、呼气试验、CT可以替代胃肠镜,这些方式也不痛苦。但事实是,并不能。
像胶囊内镜,可作为初筛的手段,由于不能吸引、冲洗、取检、治疗等,即便发现了病变,还需要常规内镜进行二次处理,而且价格也不是工薪族能够承受的,且不能纳入医保;钡餐只能看到胃肠道的“影子”或者轮廓,诊断价值有限;呼气试验只能检测有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能检查胃粘膜的情况;CT检查对于进展期的胃肠道肿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胃肠道的早癌、癌前病变、一般良性疾病,敏感度很差。
总之,要想发现胃肠早癌,及时有效治疗,胃肠镜检查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问题4
慢性胃炎总是反反复复怎么办?
患者医生你好,我患了慢性胃炎,也在吃药治疗,但总是反反复复,得不到有效治疗,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董新良主任:
患者你好,首先,慢性胃炎总治不好对人身体危害很大,如胃出血、贫血甚至胃癌。所以慢性胃炎不可小觑,要早发现、早治疗。但为什么这么一种常见病,反反复复,总治不好呢?
一般情况有这几个原因:
一、病因不清盲目治疗,慢性胃炎的发生有多种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刺激、营养供给不足、反流性胃炎等。如果不查明确切的原因,在治疗上就缺乏针对性,也就收不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不重视消除病因,比如有的患者经治疗病情缓解后,在生活上就放松了警惕,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依旧;
三、不重视持续治疗,很多患者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就认为病情好转了,就不再坚持用药;
四、精神压力大,像负面情绪、精神抑郁、过度紧张和疲劳等,都会诱发或加重慢性胃炎。
总之,你要清楚自己的病因,再做相应的治疗,必要的时候到规范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的诊疗。
问题5
大肠长息肉必须要手术切除吗?
患者医生你好,我有30年的便秘史,尝试过各种通便方式,但还是效果甚微,医院检查,说是大肠息肉病。请问这个病需要手术吗?手术痛吗?
王升安主任:
患者你好,大肠息肉病和普通的大肠息肉还不一样,首先是息肉数量多,其次是癌变风险高,再者是有家族遗传可能,这种情况是需要手术切除的。不过如果忍受不了普通的外科手术,可以选择镜下微创手术,像我院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基本不会有什么痛苦,手术时间也很短,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疼痛负担。
问题6
肛门有肿物脱出怎么办?
患者医生你好,我前两年生完孩子后,就发现肛门口长了一个小肉球,以为是痔疮,就买了点痔疮药,但是一直没有好,小肉球还变大了,而且还感觉黏糊糊的,这是怎么回事?
周贵金主任:
患者你好,根据你的症状描述,你的情况很可能不是痔疮,而是脱肛,又叫直肠脱垂,可能和你生孩子腹压升高,推动直肠向下脱出所致,建议你的这种情况,医院进行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以上仅提供部分患者提问的答案,如果您有更多胃肠、肛肠问题,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