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萎缩性胃炎有一定的癌变几率
根据国内多年随访资料分析,其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一般认为其癌变率是:
5?10年癌变率3%?5%,10年以上10%,
轻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2.5%?11%,
中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4%?35%,
重度异型增生10年癌变率10%?83%。
其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或伴癌胚抗原阳性的患者,癌变率更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及时根除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促发胃癌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的细胞毒性因子会导致胃黏膜发生增生性或萎缩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胃癌发病率是非感染的3-6倍,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预防癌变。
特别是在胃癌高发区,根除H.p对于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将来的癌变有较好的预防作用。根除H.p对于癌前病变组织病理学的好转有利,可以明显减缓癌前病变的进展,并有可能减少胃癌发生的危险。
萎缩性胃炎是“胃病”恶变的温床,萎缩性胃炎患者会发生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等。
对于有反酸烧心、食欲不振,疼痛等症状,要积极对症治疗,以消除症状为目的,防止病情发展。
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和胃液可共同防止致癌物前体亚硝胺化合物的合成,可吃橘子、橙子、西红柿、菠菜、鲜枣、猕猴桃。
饮食调理+改善生活习惯
所谓病从口入,饮食入口,首先影响的就是胃。所以饮食不调是引起胃病的重要因素。
由于在慢性胃炎发病中饮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防治胃炎的关键,这也是与其它疾病不同的地方。
总的来说进食时做到以下几点,慢性胃炎要以说已治愈了一半:
宜慢:细嚼慢咽可以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宜节:饮食应有节律,切忌暴饮暴食及食无定时。
宜洁:注意饮食卫生,杜绝外界微生物对胃黏膜的侵害。
宜细:尽量做到进食较精细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
宜清淡:少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物,少饮酒及浓茶。
宜戒烟酒:长期的尼古丁刺激,可使胃酸过多,从而产生有害作用。长期酗酒,可致胃黏膜损伤,乙醇(酒精)浓度越高,损伤越强烈。
结语: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
总之,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胃癌最常见的癌前疾病,其癌变的预警和早期发现、诊断与预防,是有效地控制胃癌发病的主要手段和策略,应予以特别重视。
但是,它并不可怕,肠化和异型增生要发展成胃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大约不会超过5%的患者,才会转变为胃癌,5%是统计学的小概率事件,可以认为几乎不会发生,这是有统计学依据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只要科学看待它,肠化和异型增生是相对安全的,不必要引起过多的焦虑和担心。
通过积极的调理,很多患者都得到了痊愈。所以信心也是很必要的,不要被网络上的虚假宣传吓坏了,要知道恐慌的心情反而会加重病情进展。
活谓双菇针对恶心、呕吐、嗳气、口臭以及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常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吐腐等上胃肠道症状有极好的作用效果且无依赖性副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