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关于癌症,你需要了解这

点击蓝字   

02哪些是导致癌症的可控因素? 

早前,国家癌症中心分析的与中国常见癌有相关性的致癌风险因素高达23种。   

这些因素分为饮食因素(摄入不足:水果、蔬菜、膳食纤维、钙;摄入过多:红肉、加工肉类制品、腌菜)、行为因素(吸烟、二手烟、饮酒、缺乏锻炼)、代谢因素(体重超标、糖尿病)、环境因素(PM2.5污染、紫外线辐射)、感染因素(幽门螺杆菌(HP)、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EB病毒(EBV)、人乳头瘤病毒(HPV)、华支睾吸虫、人类疱疹病毒8型(HHV-8))。

03癌症有“重男轻女”趋势   

癌症面前,男女不平等,癌症有“重男轻女”的趋势。除了男女有别癌症(男女性特有癌症)外,男性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男性高发癌症有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瘤、脑神经系统、胰腺癌。女性高发癌症有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肝癌、食管癌、子宫癌、卵巢癌。

04什么是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记物、肿瘤标志物、肿瘤指标指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实际上,人体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会生成肿瘤标记物,它实质是一些糖类、脂类、肽类、激素等物质,只不过癌细胞的生成量远高于其他细胞。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肿瘤标志物认识也越来越完善,一些与肿瘤相关的基因,也被列入了肿瘤标志物的名单。

05肿瘤标记物异常=患癌? 

肿瘤指标的升高通常并非癌症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炎症或者损伤等非肿瘤因素。 

例如肝炎可以导致肝癌相关的AFP升高,健康女性月经期或者排卵期卵巢癌相关的CA会升高,吸烟人群癌胚抗原CEA的水平会升高。   

肿瘤的发病率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所有癌症的发病率总和加起来也不过千分之几,远低于肿瘤指标的异常发生率,有相当一部分肿标异常的人并不是得了癌症。其实肿瘤标志物的根本就是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内包括肿瘤标志物等蛋白等进入血液,然后随着血检被检测出来。因此,肿瘤指标异常不等于患癌。   另外,有些肿瘤即使全面发生转移,肿瘤指标甚至从来不高,这可能与该肿瘤细胞未分泌相关蛋白或者虽然分泌但未入血有关。

06癌症来临前有“预兆”吗? 

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下子出现的,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例如,胃癌发展有一个大致的过程: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胃镜及黏膜活检可以确诊,只要在慢性期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通常不会癌变。   

再如,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一般从息肉到癌变,平均要5~15年。在这阶段,通过肠镜进行息肉切除,能大大降低肠癌的发生。   

中国肝癌发生存在三部曲:

肝炎→肝硬化→肝癌。如果有乙肝病史伴肝硬化基础,则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伴有影像学发现可疑占位或甲胎蛋白升高,则可能是出现癌变。 

因此,每个癌症发生前,其实都有预警,只是看你重不重视!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zlff/202108/1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