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HP的干扰防止,应提倡从儿童抓起:
1. 防止水源污染:
2. 儿童尤其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口腔清洁:
3. 注意饮食卫生,提倡家庭分餐:
4. 临床一医院就诊,及时确诊,尽早治疗:
5. 胃病患者少吃酸、辣、膨胀性食物,避免引起长期胃部不适而加重病情;
6. HP阳性者,强烈建议携带家人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导致反复感染。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
为什么要检测幽门螺杆菌(HP)?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胃癌年发病约为90万人,是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死因之一。
据权威统计,中国每年死亡人口中约1/4的人死于癌症,而癌症死亡人口中近1/4是死于胃癌,胃癌死亡人口中90%都是感染了HP,感染HP可使胃癌风险增加3-6倍,中国每年约30万人死于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胃癌第一类致癌原是幽门螺杆菌(HP)。
清除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使胃癌癌前病变发病危险降低近40%,再次感染率在3%以下。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最新科研成果,已被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杂志刊登。
感染幽门螺杆菌(HP)有哪些危害?
只要人们的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引起病变,但由于胃组织缺乏痛感神经,所以只有等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时,人们才会察觉,除此之外HP尚有以下危害:
1. 导致胃酸减少或缺乏(25%)
2. 急慢性胃炎(70-90%)
3. 发展成为消化性溃疡及溃疡综合症(17%)
4. 发展成为胃腺癌(1%-3%)
5. 发展成为胃淋巴瘤
6. 感染其它健康人口
据WHO统计因感染在全球引起的约万恶性肿瘤的发生,约占全球恶性肿瘤负担的17.8%,HP居首位,占全球恶性肿瘤的5.5%,而我们平时熟知的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只占恶性肿瘤负担的4.9%。
幽门螺杆菌(HP)是否会传染?
HP是仅次于艾滋病,结核病外的人类第三大传染病菌。
我国HP的现症感染率范围42%-64%,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主要通过粪-口,口-口传播,其中医源性感染逐年递增。
HP感染具有家族聚集现象。感染HP的人与家人亲切接触、共餐等均可引起HP的传播,夫妻双方生活三年以上,一方阳性另一方阳性的概率为90%以上;我国儿童感染率每年以0.5%-1%递增。
幽门螺杆菌(HP)阳性但无任何症状,需要治疗吗?诺贝尔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在全球呼吁—通过检查每个人,发现全世界一半的人都会感染HP,大多数并没有任何症状,以为自己的身体一切正常,但一些胃内存在HP的人,上了年纪之后会患胃癌,而且是通常不是有胃溃疡的病人,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人。所以,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建议治疗,并建议携带家人一起来做检查。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有什么重大意义?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打破了学术界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长期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胃炎、消化性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年授予幽门螺杆菌发现者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所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全世界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
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自然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50%,但各地区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澳大利亚约20%、美国加拿大约30%;中南美洲和非洲感染率较高,约70%-90%;亚洲地区居中,约50%-80%。
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基本情况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约55%左右,地区之间差异明显。感染率最低的地区是广东省,约40%左右,感染率最高的西藏为90%左右。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年龄有关系吗?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我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类似,儿童期对应的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快速增长期,3-12岁儿童的感染率已达41%左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哪些消化道疾病有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胃癌密切相关,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Ⅰ类致癌因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哪些非消化道疾病有关?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很多非消化道疾病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偏头痛、小儿发育不良、贫血、酒糟鼻、口臭、荨麻疹、紫癜、白血病、糖尿病、肝硬化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关系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国际癌症基金会的统计,胃癌是全球第五大癌症。胃癌问题在我国更为严峻。我国属胃癌高发区,年新增胃癌病例40.5万人,占全世界的42.5%。而且由于早期筛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胃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胃癌的形成机制十分复杂,受到环境、饮食、遗传、免疫因素的影响。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病因、多阶段的连续过程,一般认为其致病模式为: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会直接使感染者罹患胃癌,但几乎%会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成为胃癌发生的“导火索”。因此,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I类致癌源
尿素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原理
哺乳动物细胞中不存在尿素酶,而幽门螺杆菌可以产生高活性尿素酶。由于人胃中尚未发现有其它种类的细菌,因此人胃内检测到尿素酶就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证据。
阳性受检者服用经特殊标记的尿素,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会将此尿素分解、产生带特殊标记的二氧化碳并经血液循环后从肺部呼出。采用适当技术收集受检者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在高灵敏的仪器上进行检测,如果检测到特殊标记的二氧化碳就可判断受检者为幽门螺杆菌阳性,否则为阴性。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优势1.无创:不使用胃镜,无创伤、无痛苦,患者依从性好。
2.快速:半小时内可以完成试验,有利于“即时”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3.简单:对试验操作者要求不高,有利于保证试
验准确性。
4.准确: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已成为幽门螺杆菌诊断的“金标准”。
5.费用低:降低患者就医成本和医疗保险支出,节约医疗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
为什么尿素呼气试验被学术界公认为幽门螺杆菌诊断“金标准”?
尿素呼气试验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试验方法简单,对试验环境、试验设备、操作者技能要求不高;取样容易,患者依从性好;相对于侵入性检查来说,克服了胃内幽门螺杆菌“灶状分布”可能造成的阳性漏诊问题;相对于抗体检测方法来说,阳性结果可判断为现症感染且可以用于根除治疗后的复查;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比较高,可以准确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尿素呼气试验在国际国内均被视为幽门螺杆菌诊断的“金标准”。
尿素碳13呼气试验和尿素碳14呼气试验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属于呼气试验,利用幽门螺杆菌分泌尿素酶的生物学特点为方法学基础,对幽门螺杆菌感染阴阳性做出定性判断。在保证仪器和试剂质量、操作规范的前提下,均可以有比较好的诊断准确性。
不同点主要有:
1.试剂活性成份不同:尿素碳14呼气试验使用碳14标记的尿素,尿素碳13呼气试验使用碳13标记的尿素;
2.标本采集方法不同:碳14呼气试验只需要集患者服药之后的呼气样本进行测量,碳13呼气试验需要收集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的两个呼气样本进行对比测量。
3.仪器的检测原理不同:碳14通过检测样本中是否含有14CO2释放的β射线来确定阴阳性;
碳13是利用13CO2和12CO2红外光谱吸收峰位置的微小差异,通过检测样本中13CO2同位素丰度相对于13CO2天然丰度的变化量来确定阴阳性;早期碳13呼气试验采用质谱检测方法,但是由于仪器极其昂贵和操作繁琐而被逐渐淘汰。
对于尿素碳14呼气试验说明书中“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解释
1、出于人道主义,对于尿素碳14的前期临床试验是绝对不会用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进行人体试验,所以才会有“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的说明。
2、考虑到严格控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对抗生素的服用,即使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了尿素碳14呼气试验,阳性也不能治疗,反而会造成一定心理负担,所以海得威也不建议孕妇、哺乳期妇女进行此试验。因此在尿素碳14呼气试验说明书中标注“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误用,怎么办?
首先不要焦虑。可以采取多喝水的办法。由于HP阴性受试者,摄入的尿素可以在24小时内从膀胱基本排出体外。HP阳性受试者,尿素将被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呼吸道呼出,排出速度更快。因此误用尿素碳14给人体带来的辐射影响非常微小,可以忽略不计
李宏平,消化老年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兰州高等医专,从事消化内镜工作30余年,曾进修医院、北京总医院,具有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丰富,擅长于电子胃镜、肠镜等检查,能够迅速的检查食管、胃、十二支肠、结肠及直肠疾病,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诊断水平较高。于中华消化内镜杂志及甘肃科技纵横发表论文数篇《电子胃镜下取出十二指肠乳头内三条蛔虫1例》、《电子胃镜下取出内径超长金属异物1例》。
消化老年病科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医师3名,护士12名,现有床位49张,其中设;单人惠宾病房4间,ICU监护病房2间,3人病房11间,6人病房1间,在门诊设消化老年病门诊诊室1间及胃镜检查室。
科室14
医院先进医疗设备和较高的诊疗技术,能开展下列检查技术,如胸腹腔及心包置管引流术、胃肠道置管减压术,电子胃镜检查及内镜下息肉摘除术及活检术、肝硬化腹水直接回输、腰椎穿刺及脑积液置换术、插管困难的尿潴留患者的腹部膀胱置管引流术、胸腹部癌性胸水的胸腹腔灌注化疗术、浅表肿块及淋巴结穿刺活检术及局部白介素—2侵润免疫治疗术、外周神经疼痛局部侵润封闭术等。主要治疗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糜烂性、出血性、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性疾病,贲门炎,贲门失驰缓综合症;消化系统溃疡(胃溃疡、十二直肠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胰腺炎,肝功能异常,肝硬化腹水形成,胆囊息肉,肠炎,腹泻,结肠炎,胃肠道肿瘤以及年龄大于65岁以上老年人内科系统的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泌尿肾病、内分泌糖尿病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是对上消化道出血及消化系统溃疡,胰腺炎、肝硬化、胃肠肿瘤等有擅长之处。在消化系统疾病及老年性危重疑难疾病方面,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中心,使患者足不出户,享受到北京,医院专家的亲自诊治指导,使本地区患者得到了实惠。近年来科室共完成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获天水市科技进步奖2等奖1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