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南宁市召开电梯“”应急呼叫中心运行一周年成效展示暨电梯云平台建设工作推进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从会上获悉,“”运行一年来,共计接听来电通,处置电梯困人求助起,平均每天4.6起,全市平均救援到达现场时长19.96分钟,低于国家规定的30分钟要求。
会议现场。何正君摄
4月29日上午10时31分,一名女士来电求助称,她和2名婴儿被困于隆安县某小区电梯内,不清楚被困在几层,电梯按键均无反应。接电后,工作人员通过她提供的应急识别码查询、确认位置信息后,立即联系救援人员。10时40分,乘客得以安全撤离电梯。经了解,此起困人事件是停电跳闸所致。
“”工作人员在接听求助电话。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南宁市已在电梯云平台备案的维保公司有家,认领电梯数量4.3万多台,已备案的使用管理单位家;全市已加入电梯云平台的电梯4万台(其中张贴短号码标识牌的3.8万台、安装物联网应急呼叫设备的台),约占全市已认领电梯总量的92.7%。
经“电梯云”平台数据分析,南宁市电梯困人故障高发时段是12时至13时、18时至20时;造成电梯困人故障的4个主要因素分别是:电梯的门系统故障(占比23.16%)、电梯控制系统故障(占比17.83%)、安全保护装置故障(占比15.82%)、乘梯人使用不当(占比15.16%)。
电梯故障困人按使用年限统计分析图。
电梯故障困人按使用场所困人分析图。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刚表示,按照“电梯云”平台建设推进计划,第一阶段基本完成了“”电梯应急呼叫中心和应急短号码标识贴入梯安装、绑定信息等基础工作,电梯应急救援处置系统已完成并投入使用。
下一步,除继续扩大电梯应急救援覆盖范围外,还将在全市推行“电梯云”平台电梯维保无纸化和物业日常检查无纸化功能,将电梯应急处置数据、无纸化维保记录和电梯的电子检查无纸化记录通过该平台向社会公示,并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对全市电梯行业的监管力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