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0米高处跳下,与从米高空坠落,哪种情况的生还几率更大?
答案是后者。
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人体在下落过程中,先是会自由加速,随着人体和空气产生的摩擦力,下落速度会达到一个平衡。在这种平衡下,下落速度一般维持在每秒50-60米之间。
高度越高,产生的阻力就越多;高度越低则反之。因为在低空自由坠落时,空气阻力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单从这一方面来说,坠机的生还可能性要比高层坠楼的可能还要大。
年,就有这样一个女孩,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飞机坠毁解体后奇迹生还。
她是谁?
一个决定,救了她一命
女孩叫拉瑞莎·萨维茨卡娅,20岁的她刚刚结婚,并与丈夫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蜜月。
8月24日,女孩乘坐的苏联安-24客机与轰炸机在米的高空相撞,安-24客机坠毁在桦树林。
那天,她和丈夫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买了回布拉戈维申斯克的机票。也许是蜜月玩得太累了,拉瑞莎坐上飞机后,就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安-24客机的载客量是50人,那天只有27名乘客乘坐了这次航班。
飞机起飞之前,乘务员让拉瑞莎和丈夫往前坐坐,坐在靠近机舱的位置。
但拉瑞莎不知是太累了懒得动,还是因为别的,她和丈夫坐在位于机尾的座位上,并没有往前挪动。
就是这个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决定,让她在飞机坠毁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下午1点56分,安-24客机从机场起飞。
一个小时后,一架名为图-16K的轰炸机获得允许,在塔楼这片空域试飞。
当时,战机和客机的通讯设施还不够完善,做不到互通有无。
下午的2点57分,当图-16K轰炸机在塔楼空域飞行时,客机安-24也收到了塔楼空域的飞行许可,允许这架客机以米的飞行高度经过莫斯科-哈巴罗夫斯克航线。
安-24客机飞行了一段时间后,逐渐偏离航线公里。与此同时,图-16K轰炸机正飞行在此空域大概米的高度。
两架飞机在航线上产生了交叉点,虽然飞行高度不同,但相撞只是时间问题。
下午3点21分,客机安-24与向东飞行的轰炸机图-16K发生碰撞。
一瞬间,安-24客机断成两截,机翼和油箱被撞毁,飞机解体,5名机组人员当场死亡。
图-16K轰炸机的机身也被安-24客机的螺旋桨切割成两半,6名军机组人员当场死亡。
“剧烈的撞击声让我瞬间惊醒,我看到,之前乘务员让我们坐的机舱位置发生断裂,坐在那里的乘客和断裂的机体一起飞走,机舱内的温度瞬间从25℃下降到-30℃。”
后来接受采访时,拉瑞莎仍然惊魂未定,“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来不及做任何措施”,“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连人带座”撞到了过道上,空中白云从机舱飘过,风呼呼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拉瑞莎连带着坐着的飞机座椅一起快速往下落,机尾的一处机翼不知怎地飘到了座椅下面。座椅和机翼加大了与空气产生的阻力,大约8分钟后,“我看到了大片的白桦树,我和承载我的飞机碎片落在了一棵柔软的桦树林上。”
虽然有桦树林的缓冲,但经过如此巨大的撞击,拉瑞莎还是晕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天已经漆黑了。拉瑞莎缓慢举起手上丈夫送的镀金手表,看了下时间:晚上8点。
此刻的她,身体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腿骨和肋骨骨折,脊椎断裂,身体无法动弹。
脑震荡让她头痛难忍,牙齿几乎完全被撞掉,身体各处说不出来哪里疼,但就是无法动弹。
拉瑞莎看了看四周,有飞机的几片残骸,还有其他乘客的血肉模糊的尸体及一些随身物品,她用微弱的声音喊了几声“救命”,回应她的,只是森林的一片死寂。
8月份的森林,夜晚还是很冷的,只穿了一件连衣裙的她,冻得瑟瑟发抖。
此时,天空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如果这样待下去,等待拉瑞莎的,只有死亡。
全身多处骨折,拉瑞莎只得拖着沉重的身体,一点一点爬到一块较大的飞机残骸下,用它遮雨,然后,她又把飞机座椅上的座套取下来盖在身上。
即使是这样,拉瑞莎依然冻得直打哆嗦,嘴唇发紫。
又冷又饿,加上身体各处传来的阵阵疼痛,恍惚间,拉瑞莎不知自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她看见丈夫沃洛佳就坐在他旁边,身后是一面高大的墙。
沃洛佳看着拉瑞莎,眼神里满是温柔。拉瑞莎看到沃洛佳的嘴动了动,像是在说些什么,但她怎么都听不见。
随即,沃洛佳冲她摆了摆手,消失在那面墙里,拉瑞莎大声叫着丈夫的名字,惊醒过来。
恢复意识后,拉瑞莎看了下手表,夜里两点,雨已经停了,四周一片死寂,森林里不时传来不知是什么野兽的叫声。
拉瑞莎脸颊上残留着梦中的泪痕,她知道丈夫肯定已经不在了,所以才来梦里跟自己告别。
“我会活下去,一定会的!”
这一刻,拉瑞莎才打起精神想尽办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挺住,意味着一切
拉瑞莎在那片森林里待了两天。
第一天。
拉瑞莎在泥泞的森林里爬行,她找到一个小小的水坑,趴着从里面取水喝里。水坑里的水很污浊,但她哪里还顾得上这些,只要能给身体补充水分,再脏的水她都能喝下去。
曾经有过远足经验的她,发现不远处有些果核,她断定附近一定有野果子树,然后她试图让自己站起来。
强忍着巨大的疼痛,她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果树林。可是,当她把果子拿到手里时,她却哭了。
她几乎没有牙齿了,由于飞机的巨大撞击,她失去了大部分牙齿。为了果腹,她找到一个小石块,将果子砸碎,再把碎烂的果肉塞进嘴里。
这还不算最艰难的,最难的时候,是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
森林的阴风吹过来,本就冰冷的身体,汗毛瞬间一根根直立起来。除了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听得最清楚的,就是森林里野兽的叫声了。
野兽们此起彼伏的叫声,让拉瑞莎绷紧了神经。听叫声,野兽就在离自己不远处的地方,而且还不止一两只,甚至不止一种。
拉瑞莎屏住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出,她把飞机座套盖在头上,试图寻求一丝安全感。
就这样,拉瑞莎度过了在森林里的第一个晚上。
第二天。
危险来临了。
拉瑞莎取果子的不远处,站着一只黑熊。黑熊的体积有三个拉瑞莎那么大,当拉瑞莎发现它时,它那双黑的发亮的眼睛正盯着爬行的拉瑞莎。
拉瑞莎的心,突突直跳,好像下一秒就要跳出来了。
没有在飞机失事中死掉,却被黑熊吃掉了,这简直太戏剧了,跟编故事一样。
突然,拉瑞莎脑海里蹦出一个想法:黑熊不吃死人。这个说法是在小时候的故事书上看到的,如今她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
本就在地上匍匐着爬行的拉瑞莎,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会游泳的她,也会憋气。她曾和老公一起比赛憋气,她最长能憋2分钟。
趴在地上装死的拉瑞莎意识到黑熊一步一步逼近,拉瑞莎感觉到,它用鼻子在自己身上嗅了嗅,没过一会儿就离开了。
黑熊闻不到人身上的呼吸,就会对人失去兴趣,这种说法是真的。熊喜欢吃活物,但一只处于饥饿状态的熊,也会吃死物。
拉瑞莎大口大口呼吸着,再次体会到“活着”的感觉。
果树林不能去了,拉瑞莎开始在附近的飞机残骸里寻找食物。她很幸运,找到了一块黑面包和一根香肠。
这天,她只吃了这么些食物。
第三天。
救援队员找到了拉瑞莎,看到拉瑞莎时,救援队员就像看到了一个外星人。
拉瑞莎满身泥土,脸上和头发上还沾有银色的、闪光的物质,“我妈妈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将它们清洗干净”。
而且,救援队员看到拉瑞莎时,她正坐在飞机座椅上抽烟,看起来一点儿都不像是飞机失事落难者。
在救援队员找到拉瑞莎之前,她在飞机残骸里又找到了打火机和一包香烟。
在这之前,她发现了从头顶飞过的救援队,她找到一块红布,用尽全身所有力气挥动它,试图引起救援队的注意,但却事与愿违,救援飞机呼啸着从她头顶飞过。
拉瑞莎绝望了,她坐在飞机座椅里,点燃了一根烟,一边抽一边流泪。
没想到,苏联的边防巡逻队也参与了此次救援,巡逻队队长安德罗索夫发现了拉瑞莎。
看到活着的拉瑞莎,队长安德罗索夫和其他队员惊讶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虽然搜救人员一直在搜寻生还者,但其实他们并不相信,从那么高的高度掉下来,还会有幸存者。
除了拉瑞莎,救援队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女人。她在飞机坠毁后,还残存一丝气息,可因为伤势太重,加上饥寒交迫,第二天就死了。
不得不说,是拉瑞莎顽强的意志力,最终挽救了她的生命。
经过核实,安-24客机和图-16K轰炸机两架飞机上共有38人,除了拉瑞莎,其余37人全部身亡。
获救以后,拉瑞莎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由于拉瑞莎伤势过重,身体多处骨折,救治过程十分艰难。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拉瑞莎的身体还是逐渐恢复了。即使身体恢复,心灵受到的创伤也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拉瑞莎完全有资格申请残疾抚恤。
然而,当时的残疾委员会却认为,拉瑞莎的创伤还不够严重,最终只给了她75卢布的补偿金。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75卢布相当于美元,而当年苏联的平均月工资就有卢布,相当于美元。
拉瑞莎也因此获得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航空空难史上获得补偿金最少的人!
不过,对于经历过生死人来说,钱财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能活着,就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拉瑞莎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不过,她还是从布拉戈维申斯克搬到了莫斯科,“布拉戈维申斯克到处都充斥着我和丈夫的美好回忆,现在的我,仍然不能直面发生的这一切。”
“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会释怀的,因为我现在对坐飞机已经不那么恐惧了!”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善良,人不知,天知,终有一天,它会变成你人生路上的惊喜和好运!
拉瑞莎能在飞机坠毁解体的巨大灾难面前,幸运逃生,也许就是她长久以来积攒的福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