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2,经典冷门影片地球之夜,引

中科白癜风医院荣获安全管理优秀奖 http://www.zherpaint.com/m/

电影《地球之夜》,算是我重刷次数非常多的电影了。(刷过四五遍是有的~)

一来是因为这个片名比较吸引我,二来是因为影片里发生在同一时间、不同国家的五段小故事比较有创意。

这五段小故事的主角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出租车司机,影片借由他们的视野讲了他们自己的故事,又用比较真实的镜头让我们看到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

这其中的滋味,酸、甜、苦、辣,应有尽有。

这片是于年上映的,算是一部比较经典的老片了。

不过,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它表达的深意是一点也不过时的。

因为这个题材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罗大众之间,有很深的共鸣感,可以理解为它就是一部在为底层民众说话的影片。

虽然这几个故事的发生地选在了几个国际化大都市,但是导演特意选择了大都市里普通百姓生活的寻常街道,而不是被名利场环绕的繁华大道。

镜头一出现,就能看出来是真的很接地气了。

回到《地球之夜》本身来说,它不属于常规意义上大明星、大制作类型的火爆大片,而是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和偏小众、冷门、又好看这种类型的电影比较贴合。

它的导演和编剧都是吉姆·贾木许,是创作者本尊自导自演的一部社会生活题材作品。(听说这个导演特别有个性,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看看这位导演的其他作品)

据说,本片的剧本是导演兼编剧的吉姆·贾木许只用8天时间写出来的。

要是这么说的话,就实在是很佩服导演这编写故事的能力,太强了。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同一面墙的5个时钟,简洁明了的表明了5个小故事发生的背景。

(这几个故事其实都是发生在深夜同一时间的,只是由于世界各地时差不同,所以在不同地点会显示不同的时间。)

晚上7:07是这几个故事的共同性。

01

故事一

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个星探和一个假小子出租车司机的故事。

时间是晚上7:07。

年轻的假小子出租车司机喜欢在开车的时候戴墨镜、抽烟、嚼口香糖,听摇滚音乐。有时候在开车的时候遇到路上其他司机的挑衅,她会毫不客气地爆粗口反击。

在对待乘客方面,她其实是很细心的那一类。比如会贴心地帮乘客拿行李,会随车放一本电话本供乘客使用,还会帮乘客打火点烟,服务堪称周到。

假小子出租车司机很有自己的个性,她选择开出租车的原因是觉得这个工作很酷。

但其实她心底里是想以两个当机械师的哥哥为榜样,梦想也能当个机械师。

同时,她也渴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真命天子一样的好男人,在感情里比较看重真爱和相互尊重,有想生一堆男孩的心愿。(饰演假小子司机的演员是薇诺娜·瑞德,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里出演过女主人的女儿)

假小子出租车司机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想法是简单而质朴的,她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渴望以后的生活也是普通而平凡的,一如大多数人选择的那样。

名与利,不是她生活的圈子,也不是她的追求。

假小子出租车司机拉到的一位乘客是一个中产阶级女人,她是一个四处奔波、不停为各大电影公司寻找新演员的星探。

她的家住在贝弗利山(好莱坞附近),工作繁忙,感情上不算太顺畅。

就在她这次外出,为一部电影四处选角头痛的时候,突然发现正在开出租车的这个假小子,正是她要找的人。

但是,她没想到假小子会拒绝自己给出的能当电影明星的机会。

因为在她的认知里(她的圈层里),所有的女孩都想当明星,都渴望名与利的环绕。

但是假小子出租车司机是她意料之外的人,她没想到这个女孩对明星身份一点兴趣也没有。

假小子司机拒绝了星探找她当电影明星的请求,只想当个自己人生计划中的普通人,平凡、安稳且踏实。

这是身处两个不同社会阶层的一次价值观碰撞。

一边是名与利,一边是平凡与热爱。

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假小子出租车司机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因为这才是她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的人生,才不要被外在的声音所左右。

这段故事是最轻松的一个。

02

故事二

发生在美国纽约。一个欧洲新移民出租车司机和贫民区黑人小哥的故事。

时间是晚上10:07。

这段故事展现的不是人人都光鲜亮丽的纽约,而是不同种族和贫民区视角下底层人生活的纽约。

黑人小哥尤尤在午夜的纽约曼哈顿区域拦不到出租车,但是他急需坐车回自己在布鲁克林区的家。(黑人小哥住的地方可能是治安相对较乱的区域)

其他白人司机对他的招拦或是预先锁紧门窗,或是直接视而不见。只有一辆开起来一顿一顿的出租车停在了尤尤面前。

这位出租车司机名叫赫尔穆特(被尤尤听成了谐音头盔),他刚从东德(年的背景)到纽约,还不熟悉纽约这个城市,更没欣赏过纽约的风景。

但是在纽约生存是急需money的,他虽然还不怎么会开车,也还没太学会说英语,就决定了当一名出租车司机。

让尤尤感到好笑与诧异的是,赫尔穆特原本在自己的国家东德是一名马戏团小丑。他甚至会直接拿起两支笛子当场表演给尤尤看。

赫尔穆特初到纽约,从东德自带的小心谨慎和孤独感还未消散,初到纽约和人接触的时候大概率碰过不少的钉子,所以他对尤尤能拦他的车坐感到开心。

尤尤原本是乘客,但是受不了他这么一顿一顿的开车,想换别人的车坐,被赫尔穆特柔声哀求道不要换车。

尤尤心软选择了不换车,但是要求自己当司机开车,让赫尔穆特看他开车,尤尤甚至在手把手地教他挂挡、打表、收费。

尤尤对于赫尔穆特来说,像是第一个接受他外来身份的人,以及第一个给予他一丝温暖和关爱的人。

虽然他们之间从表面看,只是司机与乘客的关系,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能给予彼此的一丝欢乐和一点点关爱。

赫尔穆特心底里原本坚守的一些刻板规则,也被黑人小哥尤尤改变着。

因为大嗓门的尤尤反复告诉他:“这里是纽约,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才让他的内心能够微微松弛下来,放下那些刻板的规矩,逐渐打开自己新的视野。连同这个他虽然每天都经过,但是他并不熟悉的纽约,也在一点一点的熟悉着。

赫尔穆特在纽约的生存是孤独的:他没有家人,孤身一人;他不富有,但是看重比money更重要的情感,就是家人。

所以他会羡慕和嫂子安吉拉大吵一通的尤尤,因为在他看来,这代表着家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式。

赫尔穆特羡慕尤尤有家人在身边,虽然他看到的是尤尤和家人在争吵,但总体来说这是家人在身边的感觉,还是有家的感觉,这是赫尔穆特远离家乡东德来到异国他乡,羡慕不已的地方。

对于尤尤来说,他身为安吉拉的小叔子,确实是在用吵架的方式关心着安吉拉。他生活在纽约的底层,有容易被外人贴上“犯罪高发率”的标签,但是并没有掩盖他关心家人、帮助陌生人的热情、善良的底色。

尤尤教赫尔穆特开车和一路的谈笑风生,给了赫尔穆特不一样的温暖。

或者说是两个身处底层之人的心心相惜。

这段故事是悲中带喜的,有让人破防大笑的喜感,也有让人心生伤感的哀伤。

算是片中最长的一段故事。

03

故事三

发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受到歧视的黑人出租车司机和一个人间清醒盲女的故事。

时间是凌晨4:07。

黑人小哥出租车司机在深夜载客的时候遇到了两个当大使的高傲上流社会人士,这两个乘客虽然也是黑人,但是却嘲笑黑人小哥和他们不是一个丛林世界的,言语之间对他充满了不尊重。

两个大使对黑人小哥出租车司机的蔑视,来自于社会阶层差异带来的高傲俯视偏见。

黑人小哥平日里的开车时间是从晚八点到早八点,工作疲惫又不受到尊重,这次又被气到快冒烟,在自尊心的驱使下,他直接把那两个人赶下了车,又因为忘记了收他们的车钱而再度懊恼。

他在平日工作里受到的不只是同种族社会阶层差异带来的歧视,还要受到一些白人刻板印象的种族歧视。

他的生存,同时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并不容易。

为了平复心情,他在赶走两个自大男之后选择了让一个盲女乘车。

这位黑人小哥不知道的是,这位盲女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心底是透亮而清醒的。

她并不以自己是盲人而感到自顾自怜,相反,她是认可自己和其他正常人一样能享受美食和两性,并且可以听音乐、看电影,给自己画漂亮的妆,是一个能拥有比平常人更有灵敏感官体验的人,她有独属于自己的优势。

她的心态是健康的,不只是对自己,也对她之外的其他人。

所以不会在意开车的小哥到底是不是黑肤色的,更不会对这位载她的出租车司机有出于种族肤色带来的任何歧视。

这位盲女自始至终做到的是自我尊重,也同样尊重他人。

虽然她在普通大众的眼里,可能是最需要被怜悯的那一个。

但是她清醒的自我认知,让她明白自己另一面的独特性和绝对的自我尊重。

所以她会在黑人司机小哥想善意的少收她钱时,能够做到价位清楚,不额外获求怜悯。

这段故事不长,却是让人印象比较深的一段。

04

故事四

发生在意大利罗马。一个话唠出租车司机和一个患病神父的故事。

时间是凌晨4:07。

话唠出租车司机吉诺(在经典电影《美丽人生》中饰演爸爸的演员)有着很强的语言表达欲,即使在没有乘客的时候,他也能一路很嗨的开着车自言自语。

他在深夜的罗马街道上遇到了一个神父,想在出租车里向神父忏悔自己和嫂子越界的过错,却没有料到神父在发病前因为没有及时吃到药物而倒在了吉诺的出租车里。

吉诺误以为是自己杀了神父,慌乱之下,把神父挪到了路边的一个座椅上,连同自己习惯在夜晚开车戴的墨镜也给了神父。

这段故事很荒谬。

是以出轨和一场闹剧带来的小故事。

同样带有一定的喜感和令人吃惊的错愕。

这段故事闹腾的感觉居多。

05

故事五

发生在芬兰赫尔辛基。一个初为人父却失去女儿的出租车司机和三个醉汉的故事。

时间是早上5:07。

芬兰的这段故事比较有冷感,一是这个故事选在了一个下雪的地方,二是这段故事本身比较伤感。

可能真就是为了应这场雪景吧。

一脸疲惫的出租车司机米格在凌晨拉了三个醉汉上车。

其中的两个醉汉还算清醒,另一个醉汉却在上车后直接倒头就睡,

两个同伴告诉司机喝的烂醉的阿基刚刚失业,又经历了新车被砸,16岁的女儿未婚先孕、妻子吵着要离婚的事情,这些琐事集中爆发,让中年阿基的生活顿生阴霾。

司机米格听完这些醉汉的故事,则向两个同伴讲了自己早产的女儿没活过来的事。

因为他的女儿早产,医院的保温箱里抢救。

米格起初为了不让自己过度伤心而选择不去爱这个女儿,等到他决定要去爱这个女儿时,女儿却不在了。

米格的故事悲伤吗?

当然悲。

其实,这两个故事不论对阿基和米格来说都很悲。

醉汉阿基经历的是事业、家庭、生活一起袭来的多重打击,出租车司机米格经历的是生活的辛苦和初为人父就失去女儿的伤痛。

这两段伤痛都是足够催人丧志的,只有故事里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到其中扎心的痛苦。

阿基的两个同伴做为故事之外的人,可以以一个膀胱者的角度将他们两者的伤痛做一番对比,但两个同伴终究不是戏中人,很难完全做到感同身受。

只是,阿基和米格二人经历的伤痛,又能或多或少的在普通大众不如意的生活中找到一丝丝的对应。

扎心之下,又能从中找到一点点慰藉。

这段故事里的出租车司机还有点升华的感觉,他在用自己历经亲生骨肉生离死别的伤痛在宽慰醉汉们,米格在帮三个醉汉找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

出租车司机米格的表情是冷的,但是心是热的。

这段故事看得最为心疼和伤感。

《地球之夜》拍的很好,真实而不做作,导演刻意选择了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用社会底层大众生活的视角,清晰而真实的看待他们的生活和这个社会的运转。

因为出租车司机能够见到的乘客足够多,而且每个人各自经历的悲欢离合都不同,但是都足够有故事,在普通人中引起的共鸣感一点也不低。

就这个角度的相似性而言,是可以和另一部罗伯特·德尼罗主演的电影《出租车司机》做一番对比的。

因为它们代表的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能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也能看到别人眼中的世界。

这片,很值得N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zzbx/1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