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性胃炎是胃粘膜浅表性的炎症,是胃炎的一种,属于比较轻微的,很多人都有,一般不会出现任何的不适,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腹胀,反酸,恶心,食欲下降等不适。诊断浅表性胃炎,需要胃镜检查,在胃镜下对病变组织取活检,明确病变到哪一层,是不是浅表性胃炎。需要排除有没有胃溃疡,胃癌,萎缩性胃炎等等,因为这些疾病更严重,更容易导致不舒服和消瘦。
浅表性胃炎是如何产生的?
一、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爱吃宵夜,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爱抽烟喝酒,熬夜,过度劳累。这些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胃粘膜的损伤,出现慢性胃炎。
二、心理因素
胃病的发作与心理不健康有非常大的关系。其实引起胃病也和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状态有关。心理因素会导致神经功能出现紊乱,进而导致胃粘膜血管舒张功能紊乱,造成胃粘膜的血流量减少,从而破坏胃粘膜,致使炎症发生。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专门生活在胃里面的细菌,细菌可以破坏胃粘膜,导致胃的炎症,甚至是胃溃疡和胃癌。
四、循环及代谢功能障碍
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静脉高压时,使胃长期处于瘀血和缺氧状态,导致胃黏膜屏障功能减弱,胃酸分泌减少,细菌大量繁殖,造成胃黏膜损害。慢性肾衰竭时,尿素从胃肠道排出增多,经细菌或肠道水解酶作用产生碳酸铵和氨,对胃黏膜产生刺激性损害,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预防和护理
1、忌用或少用对胃粘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在饭后服用,以防止对胃粘膜的损害。
2、积极调理口腔、鼻腔、咽部慢性感染灶,以防局部感染灶细菌或其毒素长期吞食,造成胃粘膜炎症。
3、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规律有节,定时定量,切忌过饥过饱、暴饮暴食。同时避免浓茶、咖啡、香料、粗糙生硬食物摄入,戒烟戒酒,以防损伤胃粘膜。
4、避免精神紧张、心情忧郁及过度疲劳,宜生活有节、劳逸结合、情绪乐观,同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俗话说的好,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胃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饮食。三餐规律饮食,每餐支持七分饱。一定要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减少胃的负担。例如粥,面条,鸡蛋羹,混沌,酸奶,各种汤类等等。而那些难消化的食物,一定要少吃,例如油炸食品,烧烤,豆类,西蓝花,洋葱等等,吃肉一定要炖熟,而且最好是熟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