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医脾胃学说、络病理论,可见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癌,是一个由气及血入络的渐变复杂过程。
既有脾胃虚弱之本虚,又有邪毒内蕴及气滞血瘀之标实,三者相互影响终致气血同病。从而提出本病基本病机为“脾虚络阻毒损”,其证候相关因素主要涉及气虚、阴虚、气滞、火热、痰湿、血瘀、邪毒等方面。脾虚、络阻与毒损是标本虚实的三个方面,可各有侧重,然三者不能截然分开。脾胃虚弱为重要发病基础,瘀毒内结、损伤胃络是贯穿始终的关键病理特征。另有研究将健脾益气与活血化瘀两法合用治疗癌前病变,其临床疗效较单一治法更好,这也验证了“脾虚络阻、虚实互结”病机认识的合理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至胃癌病程漫长,病机演变虚实错杂,故其辨治绝非以一证一药可蔽之,而应以虚实兼顾、通补并用,健脾、通络与解毒权衡治之。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及“脾虚络阻毒损”理论认识下,采用健脾益气、通络解毒法则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对病理组织学有一定的减缓逆转作用。针对本病设立健脾通络解毒基础方,由太子参、莪术、白术、茯苓、法半夏、丹参、三七、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甘草等组成。全方体现了“健脾益气、活血通络、消积解毒”的治疗原则。同时临床运用该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病辨证加减。出处:中医杂志年1月第54卷第1期从“脾虚络阻毒损”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
注:如需选用药物治疗,请在专业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文章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胃肠问题,张老师一对一问答
yesjk
手指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