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诊众多患者,哪些患者需要留下观察?哪些是潜在危重症患者需要抢救?哪些可以回家观察?也许这篇小文可以帮到你。
Case1
患者,男高中生,16岁,以“腹痛3小时”来诊。患者3小时前突发上腹痛,伴恶心,无呕吐,无腹泻,无发热,医院予以解痉止痛后腹痛缓解。入宿舍后再发腹痛,医院就诊。在接诊时患者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进行腹部查体,当时剑突下轻压痛,伴有反酸恶心,遂留观。补液期间患者腹痛加重,再次查体发现腹痛已经转移到右下腹,麦氏点压痛阳性。考虑急性阑尾炎诊断可能性大,请外科会诊后立即进行了急诊手术。
对于腹痛患者一定要动态观察。临床医生有这种意识,同时叮嘱患者本人也要注意腹痛的部位变化,诊疗过程须患者的配合。
Case2
患者,女性,32岁,以“上腹痛2小时”来诊。2小时前患者进食后出现腹痛,无恶心,呕吐,疼痛呈持续性,遂来急诊。患者既往无慢性胃炎等病史。在查体时笔者注意到莫菲氏征可疑阳性,怀疑“胆囊炎”,嘱患者完善腹部B超、血常规、淀粉酶等检查。经过多番思想工作,患者同意行腹部B超检查,并证实了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另外,近期接诊一腹痛1周的患者,通过腹部查体考虑“肝癌”可能性较大,查B超提示肝脏多发占位,后来患者被收入消化科,行上腹部增强CT等检查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在急诊常常会接诊到腹痛患者,尤其当就诊患者众多时,千万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让查体流于形式。为了避免误诊、漏诊,医患之间的沟通也很重要,整个诊疗过程须医生、患者一起合作。
Case3
患者,男性,56岁,以“突发皮疹1小时”来诊。患者1小时前口服可乐必妥片后出现全身皮疹,伴皮肤瘙痒,遂来急诊。患者既往体健,近2天因患急性支气管炎在门诊配服喹诺酮类药物。笔者注意到患者呈急性病容,向患者表示须进行血压测量;但患者坚决拒绝,表示予以补液即可。此刻我发现患者血压已经低至70/40mmHg;患者随即表示其头昏症状,立即考虑“过敏性休克”。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的同时,迅速将患者送往抢救室。者通过大量补液等治疗后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
临床医师要有自己的行医准则,对于任何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评估其生命体征,这是一切之根本。重视一切过敏的患者以及各种因素所致的过敏。
Case4
患者,男性,23岁,以“鼻塞伴咳嗽3天”来诊,要求开病假条。谈话间患者不住地咳嗽,笔者立即听诊肺部,发现右下肺部呼吸音减低。患者表示前2天曾进行篮球运动,近2天咳嗽时胸痛,右侧明显。考虑“胸膜炎”、“气胸”或“肺炎”的可能,嘱患者行胸片检查,结果提示右侧液气胸。
临床无小事,接诊任何患者都马虎不得,即便是开病假的患者。如果听从患者的要求,势必延误治疗,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纠纷。
临床启示
经历过门急诊、抢救室的临床医师都会有同感,即使须连续接诊几十个患者,也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更重要的是接诊质量如何在就诊患者众多时,在“三快”原则(快接诊、快诊断、快处理)的基础上,同时讲究接诊治疗,是对临床工作者的职责要求及考验。如何在抢救急诊患者中识别危重病例?如何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发生?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需要开阔的临床思路,需要把本次经验教训强化为下次条件反射的能力,需要整合各种临床矛盾的能力......
持续学习,制造反馈,临床实战,一直在路上!
大内名捕大内名捕和你一起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