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CINV)是一种常见且令人畏惧的伴随症状,它是导致患者化疗依从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是奈妥匹坦和帕洛诺司琼的固定复方制剂,仅需1粒,同时阻断两条CINV关键通路(NK1受体和5-HT3受体),预防急性和延迟性CINV疗效长达5天,安全性良好,国内外止吐指南均有推荐[1-5]。现分享一例临床病例。
01
临床资料
宋XX女性,41岁
既往病史:无主诉:左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性肿大2个月,鼻咽癌确诊20天体格检查:体温37.0℃,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mmHg等。
02
诊疗过程
-7-10鼻窦+鼻咽MRI增强:结合病史考虑鼻咽癌,伴左侧颞骨破坏,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肿大,左侧腮腺、咽旁间隙、肌肉大范围受累,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受累。左侧乳突炎,左侧颈内静脉闭塞。临床分期:cT4N3M0。
-7-17开始第一周期诱导化疗:方案为TPF方案:多西他赛mgivgttd1,DDP30mgivgttd1-3,5-FUmgivgttd1-5。多西他赛前一天、当日、后一天用地塞米松7.5mgbid口服,化疗前1h服用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1粒进行CINV预防。第1-3天配合水化、利尿,整个化疗周期完全无呕吐,无恶心。化疗后未出现骨髓抑制或肝肾功能损害。
-8-25颈部MRI增强:原诊为鼻咽癌,伴左侧颞骨破坏,双侧颈部、左侧锁骨上窝多发淋巴结肿大、融合,左侧腮腺、咽旁间隙、肌肉大范围受累,较-7-10老片病变及周围侵犯范围、水肿稍减轻。左侧乳突炎,左侧颈内静脉闭塞无明显变化。之后开始放疗科定位,于-9-18开始放疗。
03
讨论
第一个周期的化疗方案为TPF方案,含有高度致吐风险药物顺铂,依据指南推荐,考虑三联方案进行CINV预防。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含有两种长效止吐药物,同时阻断NK1受体和5-HT3受体。因化疗前、化疗中和化疗后已经给予地塞米松进行预处理,故给予1粒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患者反馈整个化疗周期完全无呕吐,无恶心,CINV控制良好。
//专家点评
///
NOCITCE
点评专家:医院国际医疗部田鑫
鼻咽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报告提供的数据,年全球估计出现万例新发病例和万例癌症死亡。重要的是,年几乎一半的这些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会发生在亚洲国家,世界上60%的人口居住在亚洲,并受到饮食和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根据这些估计,大约有,个新病例和72,个死亡病例是由鼻咽癌引起的,而且正如前面提到的,这些病例中的大多数将发生于亚洲国家[6]。鼻咽癌在我国南方尤为高发,年发生率为(30-80)/10万人,目前治疗选择包括放疗或化疗或两者结合,含顺铂的化疗方案为鼻咽癌诊疗指南推荐的主要治疗方案[7]。CSCO抗肿瘤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指南中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致吐风险进行分级,顺铂为高度致吐风险药物[5]。
CINV不但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8]。
对于CINV的管理,依从指南的预防是关键。ASCO会议报道了一项前瞻性、非干预的、观察性的、多中心研究,共入组例患者评估患者依从或不依从指南的全程完全缓解率,结果显示,依从指南能显著提高10%的完全缓解率[9]。因此,依从指南推荐的止吐预防方案能给患者带来额外获益。对于高度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指南推荐的三药联合方案为包含NK1受体拮抗剂+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5]。
止吐药需在每次抗肿瘤药物开始前使用,并覆盖整个风险期[5]。一项在欧洲8个国家使用HEC或MEC方案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发生CINV,则第二个化疗周期的CINV可能性会增加6.5倍,第三个周期则增加14倍,第一个化疗周期CINV越少发生,其后化疗周期的恶心、呕吐发生越少[10]。因此,第一个化疗周期使用指南推荐的三联方案至关重要。该病例在第一个化疗周期开始前使用含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的三联方案进行CINV预防,整个化疗周期无恶心、无呕吐,CINV控制良好。
▼向下滑动查看完整参考文献▼
1.AaproM,ZhangL,YennuS,LeBlancTW,SchwartzbergL.Preventing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withnetupitant/palonosetron,thefirstfi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