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
1.周瑜dùjì(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设法让他立下jūnlìngzhuàng(军令状),还派lǔ(鲁)肃jiāndū(监督)他,看他能否按时完成任务。
2.面对坚强的刘伯承,cíxiáng(慈祥)的沃克医生不禁sùránqǐjìng(肃然起敬),yóuzhōng(由衷)地称赞他为“军神”。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C)。(1分)
A.耕耘(yún)清澈(chè)逛街(guàng)华侨(qiáo)
B.踉跄(liàng)镌刻(juān)敞开(chǎng)难堪(kān)
C.手腕(wàn)哗笑(huá)爵士(jué)牲畜(cù)
D.窈窕(yǎo)憎恨(zēng)天赋(fù)矜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1分)
A蝴蝶锄头一针见血半夜三更
B.胸堂年龄神机妙算得意扬扬
C.锻练破绽一声不吭半信半疑
D.讥风吓唬手忙脚乱哭笑不得
3.下列词语中的“之”字与“无价之宝”中的“之”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D)。(1分)
A.生死之交B.杨氏之子C.天之骄子D.总而言之
4.下列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C)。(1分)
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5.下列句子中的“骄傲”这个词语用得恰当的一项是(B)(1分)
A.只有那不畏风霜的菊花才能骄傲地在寒冷的秋天展示自己的风采。
B.我为自己的祖国而骄傲。
C.我骄傲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现状。
D.连黑夜都怕的人,有什么理由骄傲呢?
6.下列句子中关联词的运用不正确的-项是(C)(1分)
A.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克服。B.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蔺相如就把和氏璧交给他。C.只要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D.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颼的。
7.填人下面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项是(B)(2分)
________________,真使人惊叹不已。
A.寒冬腊月,大棚里居然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B.6岁的孩子就能正确地进行4位数的乘除
C.今天一早下起了大雨
D.老师明天要带我们去观看科技展览
8.下面这段话中多余的一句是(B)。(2分)
我登上石阶,一阵桂花的香味扑面而来。秋风吹下了几片落叶。花香沁人心脾。我简直醉了,不由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浑身上下舒坦极了。
A.我登上石阶B.秋风吹下了几片落叶
C.不由地深深吸了一口气D.花香沁人心脾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2分)
A.《威尼斯的小艇)介绍了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
B.《童年的发现》一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的事情。
C.《两茎灯草》一文刻画了严监生这个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D.《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10.下列课文与名著、作者不对应的一-项是(B)。(2分)
A.《草船借箭》一《三国演义)一罗贯中
B.《红楼春趣》—《红楼梦》——贾宝玉
C.《猴王出世》——《西游记》——吴承恩
D.(景阳冈》——《水浒传)——施耐庵
三、句子练习。(8分)
1.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下来了。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照样子,选择一个场景,突出景物的静态美)(3分)
(夜晚,月光柔和而纯净,照着树枝上一对黑色的八哥,一只八哥眼睛半睁半闭,另一只已经缩着颈儿睡着了。)
2.地铁禁止饮食。(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意,使乘客乐意遵守这一规定)(2分)
(没有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只有一车清新伴一路顺心。)
3.他的眼睛闪着奇异的光芒.面孔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说:“太美了!真是太美了!(照样子,把人物当时的样子写具体)(3分)
(他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连那四方的紫膛脸上也隐隐约约地泛着红光.)
四、课文回顾与古诗积累。(8分)
1.严监生临死时,迟迟不肯咽(的原因是(灯盛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这样的“吝啬鬼真让我们感到好笑。(2分)
2.《祖父的园子)通过对“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怀念)。(2分)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后两行诗是(孤帆远影势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行诗向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画面:(看着老朋友乘坐的船渐渐远去,消失在远远的天边,眼前只有滚滚的长江在向东流去)。(4分)
五、名著与拓展。(8分)
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讲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_______的故事,他是(A)。(2分)
A.武松B.林冲C.燕青D.李逵
2.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1分)
3.“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写的。(2分)
4.《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3分)
六。阅读与欣赏
阅读理解。(23分)(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分)
充电电池
李华由于学习需要去买充电电池。请根据包装背面的部分信息回答问题。
注意事项:
1.请勿短路、拆解或置于高温下,以免发生危险。
2.请勿将镍氢电池与干电池混合使用。
3.请勿将不同容量及型号的镍氢、镍镉电池混合使用。
4.如需长期搁置,请充满电存放于阴凉干燥处并每三个月对电池进行充电存放。
5.电池首次开封后应先充电再使用。
镍氢充电电池Ni-MHmAh1.2V两只装
产品型号:AAAHR11/45
执行标准:GB/T.2一充电时限:标准充电80mA须16小时
1.这种电池的容量是(C)。(1分)
A.mAhB.mAhC.mAhD.mAh
2.本电池标准的充电时限是(C)。(1分)
A.6小时B.12小时C.16小时D.18小时
3.请根据“注意事项中的相关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人”,错的打“义”。(3分)
(1)电池不能放在高温的地方。(v)
(2)电池打开包装即可直接使用。(x)
(3)如果长期搁置,应每三个月给电池充一次电。(v)
(二)对比阅读
送人之荆门[明]浦源
长江风题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
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
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
此去郢①中应有赋,千秋白雪②待君赓③。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④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⑤去,萧萧班马鸣。
[注释]①郢(yǐng):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②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③赓(gēng):继续。
④孤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⑤兹:此,这。
1.这两首诗的主题都是(B)。(1分)
A.思念家乡B.送别友人C.赞美秋天D.渴望和平
2.《送人之荆门》的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分别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两个方面描写了荆门。(2分)
3.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2分)
A.“长江风飚布帆轻”不仅写出友人溯长江乘船而去,“风肠”“轻”等词语来表达了祝愿一路顺风之意。
B.《送人之荆门》的最后两句是对友人的祝愿,归结于“感客情”,认为友人此去浏览了名胜古迹,必会写出高雅的诗。
C.“浮云游子意”承接上联的诗情画意,自然过渡到叙事,表达了对好友的祝愿。
D.《送友人)冲用“浮云”来比喻友人,友人如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不知道会漂泊到何处。
4.两首诗的最后两句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2分)
答案:《送友人》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送友人之期门》通过想象友人未来生活,表达了安慰、期盼、鼓励之情,更加积极乐观。
(三)小说阅读。(11分)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
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
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
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一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下面课文的出处与其相同的一项是(A)。(2分)
A.《刷子李》B.《景阳冈》C.《摔跤》D.《两茎灯草》
2.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动一动
3.张大力不仅仅是个有力气的粗人,而且他还很有头脑,遇事善于思考。下列描述哪一项不符合张大力的这些特点?(D)(2分)
A.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
B.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C.张大力脑筋-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个次,二次再举不起来了。
D.他扔了石锁,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4.文中是这样描写张大力第次举起石锁的:“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一大把花儿!”把它改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2分)
参考答案:不好这句话从人物动作“胳膊笔直不弯”、表情的描写“脸上笑容满面”告诉读者张大力举得很轻松、没费多大力“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的联想更衬托出张大力力气大,确实名副其实。
5.文中说到“津门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在文中这“方法”具体指“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这行字体现着当时天津人佩服人、夸赞人的一种方法,就是公开承认你、相信你的能力。不可以删掉不写。这句话体现了文章浓浓的津味,另外,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张大力的力气大得到了又一次渲染。
七、习作与表达。(35分)
1、小练笔。(5分)
(童年的发现)结尾写着:“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作者并没有具体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请你根据提示进行补写。(括号里填表示心情的四字词语,括号里填心理活动的内容)。
参考答案站在外面,我(愤情不平)。我只是(因为想起自己的发现笑出了声,)就被赶出教室!但我转念想起了(哥白尼因为发现地球统着太阳转这个事实,被封建教会不断迫害,布鲁诺因为捍卫哥白尼的“目心说“而被教会活活烧死.,)......我.想,他们都是因为(有独到的发现)才受到了驱逐和迫害,我也是因为(我的发现)被赶出教室,我和他们一样都有自己的发现,这不是令人自豪的事吗?再说,他们这样(伟大的)人物都受到了折磨和打压,我受这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想到这里,我又(心平气和)了。
2.快乐习作。(30分)
生活中处处充满温暖: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是温暖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是温暖的,和谐友爱的社会是温.的....请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通过对一件具体事情的记叙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1.将事情写清楚,并写出自己的发现或思考。2.书写端正,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