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的ldquo双面人生rd

治疗白癜风价格 http://m.39.net/disease/a_5419382.html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该细菌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致病机理”。

马歇尔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元凶”,这一提法刷新了当时业内认为胃内是彻底无菌环境的主流观点。基于此,业内通过不断摸索,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办法。

不过,日前也有一种新观点出现:幽门螺杆菌并非十恶不赦,甚至有利于维持人体健康。那么,对幽门螺杆菌,我们是杀还是留?

幽门螺杆菌或致癌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所知能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它是一种呈螺旋弯曲状、单级多鞭毛、末端钝圆、微需氧菌的革兰氏阴性菌,生存于人体胃幽门部位。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之后,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危害呢?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陈烨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肯定百分之百地引起了慢性活动性的胃炎。但这其中有70%的人并不表现为任何的症状,如果你不做胃镜可能一直不会被发现。只有10%左右的人会表现为消化不良的症状,有了症状之后再去做胃镜,会发现它是活动性的胃炎或者是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占感染者中的15%~20%。而胃部的恶性肿瘤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的只占不到1%的比例。

相关数据显示,半数以上的中国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并且,马歇尔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中国和亚洲的幽门螺杆菌是毒力格外强的一株,按说更容易给寄主惹麻烦,尤其是胃癌。”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陈烨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唯一能够确认的一个可控因素,所以作为一个Ⅰ级预防措施,将幽门螺杆菌根除之后,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不过,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上,对于幽门螺杆菌的致癌性,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医院执行院长张澍田教授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胃癌是饮食、宿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幽门螺杆菌可能只是众多帮凶之一。在发展中国家,约80%的人携带幽门螺杆菌。在这些携带者中,仅1%~10%发生消化性溃疡,仅有0.1%~3%发生胃癌。在印度、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携带率非常高,但这些国家的胃癌发生率却很低。

张澍田引用了年发表在Gut上的一项研究,该研究结果证实与胃炎患者相比,胃癌患者的胃部菌群多样性降低,螺杆菌属的丰度降低,其他细菌属的丰度增加。“多项研究表明,菌群失调可能与胃癌发生相关。”

胃癌不会传染

如此高的感染率,让许多人对感染幽门螺杆菌深感惶恐。幽门螺杆菌具有传染性,其主要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粪—口传播。比如,共餐、亲吻、咀嚼后喂食、如厕不卫生等均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人际间传染。

“幽门螺杆菌会传染,但是它并不是像我们所熟知的烈性传染病那样,来得那么迅猛、强烈,它是一个厌氧菌,在体外很快就会死亡,并不那么容易生存。传染源是已经感染了的人,传播途径更多的是口—口,易感人群主要是儿童。”陈烨解释说,有时候,情侣之间一方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变得很焦虑,总会担心是不是相互之间传染的。而事实上那可能并不是你的配偶传染给你,而是你小时候已经被感染了。

胃癌是我国第三大肿瘤,发病年龄也逐渐降低,进而引起人们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lcjc/114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