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提问:平时玩手机就十几分钟,现在手机不离手、上厕所都玩,根本停不下来,该怎么办呢?另外他最近特别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简单的说,孩子玩手机时“爽”的感觉和两种物质有关:多巴胺和皮质醇。
多巴胺对情绪有着较大的影响,可将兴奋、开心的情绪进行传递;
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产生的一种激素,压力状态下身体用其维持身体机能,人有压力时就会分泌皮质醇。
回忆一下,在下班路上,听见消息提示音,打开手机一看,什么都没有;再一看,原来是旁边的乘客手机响了,舒了一口气。当你听到手机提示音时,体内皮质醇水平升高(这也是我们去看手机的原因之一),看了手机之后,原来不是找我的,皮质醇水平就会有所下降。
青少年在考试前比较紧张的情绪下,身体会分泌皮质醇,有压力时最想要干什么?缓解压力。所以,玩手机是缓解压力的方式;而玩儿的同时,促进了多巴胺分泌,感觉更兴奋,越想多玩儿一会儿。这就是为什么越到考试,有些孩子就容易心浮气躁的原因。
考前的心理状态调整
在考前10~15天
这个时段主要应该进行一些提纲挈领的复习,即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特别是检查一下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所以,考前10天考生宜看书而不宜做题。通过看书可以温习已有的知识,增强自信心,而做题则不同,一旦题目太难,就会挫伤自信心。
考试前人的精神往往高度集中,理解力和记忆力在短期内急剧提高,因此在这个时段内应该加强记忆方面的知识,但是也不可过度紧张而耗费考试时的精力。
在考前3~5天
此时,重要内容虽然已经复习差不多了,但还是要适当浏览一下,如历史、地理、政冶的基本知识、语文的文学常识、英语的单词、数学的公式等。
对自己已经考过的试题应该看一看,把经常出错的地方再强化一下,适当地做一点“热身题”。这样做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激活状态,而且可以使自己心里踏实。
这几天切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应该适当地放松自己,家长可以陪孩子散步、聊天、打会儿游戏等方式调整心态。
在考前1天
注意饮食,遵循平时的饮食习惯,可以多加几个菜,适当增加肉蛋类食品,但不要为了补充能量而暴饮暴食,以免消化不良,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不要剧烈运动,以免体能消耗过大或发生其他的意外,从而影响第二天的考试。
不要长时放松(如玩游戏),以免过度兴奋,适当的放松和休息。
检查考试用具,保证第二天不出现慌忙现象。
按照平时的作息时间休息,睡前可用温水洗脚,以帮助自己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