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票上鄠邑变成哙邑,9个月了,

近日,有网友晒出一张从西安北到鄠邑的火车票,但令人“惊喜”的是,“鄠邑”两个字被改成了“哙邑”,拿到车票之后,乘客一直心怀忐忑:地名是不是打错了,这张票能上车吗,能出站吗?

小编为了求证,特意翻出了《康熙字典》,结果发现这两个字不仅字形完全不同,读音也风马牛不相及。“鄠”字读hu,而“哙”字的读音是kuai,颇让人无奈的是,这张车票上居然连读音都搞错了,“哙邑”两个字下面的拼音赫然写着“huyi”。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网上购票平台都是这么写的呢?小编试着在上搜索,官方的售票系统,这够权威了吧?依然只找到鄠邑这个站名,看来自己的系统都不承认哙邑这个说法啊。出现了这么奇怪的事,难怪有网友评论:求高价收藏!

这当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印刷错误的纸币可能比较有收藏价值,但这张票却一文不值,因为这段时间发出去的车票可能已经有几十万张了,物以稀为贵,这么多也就没什么价值了。其实这个问题不是刚刚发现,早在去年12月份的时候就有网友晒出自己的火车票,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时还引发了一波热议,但不知道为什么,直至今天位置,这个错别字依然存在。

于是我们不禁有个疑问,是不是地名已经做了修改,只是我们却不知道呢?带着这个疑问,小编登陆了百度地图,搜索“新地名”哙邑,却得到了下图这样一个结果,显示地名根本不存在!而重新搜索鄠邑,得到了一连串的信息,很显然,并不是鄠邑改名了,问题还是处在售票系统上。

于是记者电话联系了西安北站的工作人员,询问此事都得到的答复是:将向上级部门反映此事。这一次有没有反映我们不得而知,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却发现,这个问题到现在已经存在了9个多月,这期间肯定是没有整改的,而9个月后,这个错别字依然顽强的生存着。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涉及到修改售票系统,难度比较大,所以需要这么长时间来准备呢?为此小编特意咨询了几个“程序猿”朋友,被告知修改系统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更新一下词库即可。技术开发的问题不太懂,但很多应用天天修改bug小编却是深有体会,难度不会比这个更大吧?

小编猜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很简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出行都会选择在线订票,每天产生的数量十分巨大,而修改系统需要停机进行更新,而更新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个时间段很有可能影响整个售票系统的正常运转,带来严重的后果,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了铁路部门一直没有进行更新吧。

当然这也只是猜测,究竟真相如何至今没有定论。无论因为什么,小编还是希望尽快把这个问题解决掉,不然人家鄠邑的居民也不答应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yfcs/13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