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淋巴结:多大算“肿大”?
傅先水
这是个被问了无数次的问题,我通常都回避,因为我觉得:其一,肿大还是不肿大,不太重要(对于成人来说),性质才是重要的;其二:即便您觉得重要,也回答不了,因为任何一个界值,都能挑出毛病,所以至今也没有共识。只有一点是共识,就是评估淋巴结的大小,是以它的最大短径(maximaltransversediameter,或maximalshortaxisaxialdiameter),而不是最大径,它的定义是与最大径垂直的短径的最大值。因此凡是诸如2.0x0.5cm的淋巴结,2.0cm不重要,0.5cm才是判断依据。我罗列下列文献的流调数据,其细节感兴趣的同行可以自己阅读。
以下几个研究建议阈值上限为0.8cm。
1BrunetonJN,Balu-MaestroC,MarcyPY,etal.Veryhighfrequency(13MHz)ultrasonographicexaminationofthenormalneck:detectionofnormallymphnodesandthyroidnodules.JUltrasoundMed,;
13:87–90.
2YingM,AhujaA,BrookF,etal.Sonographicappearanceand
distributionofnormalcervicallymphnodesinaChinesepopulation.
JUltrasoundMed,;15:–.
3YingM,AhujaA.GrayScaleandPowerDoppler
SonographyofNormalCervicalLymphNodes:ComparisonBetweenChineseand
WhiteSubjects。JUltrasoundMed21:59–65,
注意上面文献2,3研究的对象为华人和白种人对比。在香港做的流行病学调查,文献3以白种人和华人各20例健康人的总共近个淋巴结进行统计,年龄是30-50岁之间,结论是两组无差异,但淋巴结在不同部位的大小是有差异的:
Table1.MaximalTransverseDiametersofNormalCervicalNodesinDifferentRegionsoftheNeck
MaximalTransverseDiameter,cm(n)
Region
White
Chinese
Submental(刻下)
0.31±0.12(6)
0.35±0.10(8)
Submandibular(颌下)
0.62±0.19(32)
0.60±0.16(46)
Parotid(腮腺)
0.37±0.10(30)
0.37±0.11(30)
Uppercervical(上颈部)
0.52±0.15(43)
0.54±0.16(35)
Middlecervical(中区)
0.26±0.06(12)
0.21±0.02(6)
Posteriortriangle(颈后)
0.31±0.12(58)
0.27±0.09(7)
由上表可见,健康成人的颈部淋巴结以颌下区最大,这可能与该部位的淋巴结常受口腔和咽喉部的感染刺激有关。若不分区域,95%以上的淋巴结短径径值均小于0.8cm。而颈后区和中颈部的淋巴结小于0.5cm。这或许提示我们对不同部位的淋巴结应有不同的正常值标准,但实际操作起来不太容易。
以下两个研究建议阈值上限为0.5cm。
HajekPC,SalomonowitzE,TurkR,etal.Lymphnodesoftheneck:
evaluationwithUS.Radiology,;:–.
SolbiatiL,CioffiV,BallaratiE.Ultrasonographyoftheneck.Radiol
ClinNorthAm,;30:–
上述的流调对象也都是成人颈部的淋巴结,详细的介绍请去阅读原文。
可见,没有一个阈值是完美的,阈值定的高了,优点是不容易将正常的淋巴结误报,但会造成一些漏诊,如下例:
图1颈部淋巴结核
上图是儿童颈部的淋巴结核,若以0.8cm作为界值,这些淋巴结径值都达不到,但这种串珠样排列的淋巴结显然不是正常现象。
图2颈部转移淋巴结(甲状腺乳头状癌)
上图是甲状腺全切术后,在颈动脉和境内静脉之间的转移淋巴结,含微钙化,径值小于0.8cm。实际上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转移淋巴结中,很多都径值很小,容易漏掉。当然,这些转移的小淋巴结也不见得都需要大动干戈,因为很多都处于惰性状态。
而如果以0.5cm作为界值,情况更为糟糕,会将相当多的正常淋巴结误报而造成过度诊断和不当干预。如下图是正常的腋下淋巴结,其短径超过了0.5cm。
图3正常腋下淋巴结(本图取自ClinicalRadiology()58:–)
还是那句话,敏感性和特异性始终是需要取舍的,一个淋巴结的大小,只不过是在其诸多征象中的一个,没有那么重要(除非,对于已经确诊的病灶,动态观察其大小的变化,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或疾病的演变,那是另说了)。如果在漏报和误报之间,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但哪是熊掌哪是鱼,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个人工作中倾向于将短径0.7-0.8cm作为上限,低于这个界值,如果扫查到的是散在的淋巴结,通常不做描述,干脆就一句话“未见异常淋巴结”。如果我是受检者,宁可漏诊而延误一段时间,也不愿没病被当成病人被反复折腾,这和蒋委员长的理念相悖,中正先生的信条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漏掉一个”,所以他是大人物,而我永远是草民。
接着昨天的话题,淋巴结的形态是否是细长型,要在扫查到最大径的切面来判断,如下图A,B是同一个淋巴结,图A显示为接近类圆形,但图B才是客观的形态:细长型。
图4A,B正常颈部淋巴结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有专治白癜风的吗北京正规的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