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胃癌发展现状:
年,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报告,全球胃癌新发95.1万例,死亡72.3万例;
其中,中国的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占了全球将近一半;
每天有近人被确诊胃癌,每5分钟就有3人在胃癌的折磨中丧生;
我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如此之高,且正在呈年轻化发展,一发现就是晚期,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那些高危因素要警惕?
胃癌高危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呈正相关性,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未感染人群的好几倍。
遗传因素
有胃癌家族史,罹患胃癌可能性比普通人高2-3倍不等,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也应引起重视。
饮食、生活习惯
长期吸烟、高盐饮食、常吃腌熏煎烤炸食品、剩饭剩菜、霉变食物都有可能会引发胃癌。
其次,吸烟,不仅限于胃癌,还增加其他恶性肿瘤发生的风险。
男性患病率高
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
虽然胃癌正在呈年轻化发展,且发病率死亡率皆高,且高发因素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近日就有专家称:胃癌可被治愈。
癌症可以被治愈年4月,医院消化内科沈琳主任医师做客央视节目《健康之路》,称胃癌也能被治愈!
1、通过肠代替消化
现在除一些特殊病例以外,绝大部分胃癌患者要做胃部切除,即切除70%-80%以上的胃,患者可以通过肠代胃的方式来消化。
2、化疗不良反应会逐渐减小
胃部切除手术后,还需要做化疗。但不是所有的化疗都非常痛苦,现阶段随着医学的进步,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将会越来越小。
3、通过药物控制肿瘤大小
即使是胃癌晚期病人也有治愈的希望,医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肿瘤范围缩小,直到可以切除。
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把大肿瘤变小,把转移的范围变小,然后再通过放疗和其他局部治疗的方法达到长期控制的目的。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谈癌色变,有很多癌症只要听取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意见,是完全有可能痊愈的。
虽然部分胃癌可以被治疗,但是再好的手术技巧也比不上肿瘤的早期发现,再好的早期诊断技术也比不上科学的健康意识。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重视:上腹区疼痛;
恶心呕吐;
吞咽困难;
突然消瘦;
呕血,黑便;
少量进食后即感到饱腹。
四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4.0%,而早期可以达到70%以上。
因此要想获得治疗胃癌的最佳时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发现。
做到这三点胃癌早发现1有病变及时治疗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者上皮内瘤变的朋友,则应遵医嘱进行相应治疗和复查,改掉不良习惯。
应少吃腌制、高盐、熏制等不新鲜食物,多吃新鲜果蔬,戒烟酒。
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有胃癌家族史或高危因素,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阻断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癌变慢性进展之路。
2有症状及时检查当胃癌高危人群,“老胃病”等出现的疼痛性质、规律的改变,无胃病史突然出现不能缓解的腹部不适,食欲差,消瘦等情况,应及时进行诊断检查。
不应麻痹自己或者讳疾忌医,胃镜可怕,但胃癌更可怕!
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但日本经过近几十年持续的努力,日本胃癌的治愈率越来越高,死亡率越来越低。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分析其胃癌防治取得巨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举国推广胃镜筛查。据报告,日本人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镜。
反观自己,5年来自己家里有几个人做过胃镜?
3没有症状定期复查建议45-50岁以上健康人群至少做过一次胃镜,结合危险因素和医生建议制定复查方案:
检查结果显示“浅表性胃炎”,那么3~5年复查即可;
如果是“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最好1~2年复查一次;
如果有“异型增生”或者“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通常需要更密切地随访或者粘膜下切除。
医院提醒:说了这么多,最终只为一个目的,就是早期发现病变,尽量避免胃癌“无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