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这种ldquo糜烂性胃炎r

案例分享

30岁的小陈是程序员,最近他时常感到反酸、肚子痛,开始他也没在意,去药房买了点消化药在家吃,直到上周,他突然出现呕血的情况,顿时吓傻了,医院跑。

医生在得知小陈是空腹后,当即建议他做胃镜检查,胃镜报告显示糜烂性胃炎。

看到“糜烂”二字,小陈惶恐不安:胃烂了?严重吗?会癌变吗?

“糜烂性胃炎”是胃镜报告中最常见的诊断之一,很多朋友看到“糜烂”二字,以为是胃烂掉了,其实不然,糜烂的程度从轻微要严重不等,放任不管会有癌变的倾向。

我们常说的糜烂性胃炎,其实包括两大类:急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20%,在临床并不常见。急性糜烂性胃炎一般因为酒精、药物、化学物质的突然损伤胃粘膜,造成呕血及黑便,单独黑便者少见;出血是间歇性的,而大量出血可引起晕厥、贫血或休克;出血时有上腹隐痛不适或有触痛。

此阶段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干预治疗。

「慢性糜烂性胃炎」

多数慢性糜烂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生活习惯,巨大精神、压力刺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损伤、炎症表现,内镜下多表现为胃粘膜水肿充血、糜烂、甚至出血等。

慢性糜烂性胃炎大约可分为两种:

1、常见的“糜烂性胃炎”

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糜烂性胃炎,就是粘膜充血红肿,粘膜层有点损伤而已,或者会有极微量的出血。

我们的胃粗略说,从里向外有四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

一般来说,轻微的糜烂性胃炎仅仅是损伤了最表面的粘膜层,尚未到达肌层,所以很好修复,也没有癌变风险,只需要改善生活习惯即可恢复。

(陈旧性出血点、粘膜水肿)

2、痘疹样胃炎、疣状胃炎,这就是癌前病变

顾名思义,就是胃壁长出像痘疹一样的隆起,顶端糜烂,所以也叫胃窦隆起型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它是公认的癌前病变,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胃窦可见多发章鱼吸盘样隆起,伴中央糜烂)

以下是三例胃窦隆起性糜烂——疣状胃炎

胃窦可见粘膜隆起,表面欠光滑,顶部凹陷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中度不典型增生。

胃窦可见粘膜隆起,顶部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轻度不典型增生。

胃窦可见多发粘膜隆起,顶部伴糜烂。病理回报:轻度萎缩,轻度不典型增生。

「疣状胃炎病因」

到目前为止,疣状胃炎的病因并不十分清楚,大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过多、胃粘膜局部免疫炎症有关,而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

由于胃粘膜反复炎症刺激下,胃粘膜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反复进行,引起胃粘膜纤维组织增生隆起,表面又糜烂,从而形成了疣状胃特有的表现。由于反复损伤修复,细胞容易突变,因而疣状胃炎容易癌变。

1、幽门螺杆菌感染

疣状胃炎患者89%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的主要措施。

2、免疫机制异常

部分学者认为疣状胃炎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为局部组织Ⅰ型变态反应。andret等证实在疣状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中含IgE的免疫细胞浸润明显高于其他胃炎和正常胃粘膜。

3、高酸

消化性溃疡虽然非直接来自疣状胃炎,但二者并存的机率很高,且溃疡合并疣状胃炎者,溃疡难愈合、易复发。认为疣状胃炎与高胃酸有关。

「疣状胃炎临床症状」

疣状胃炎多见于30-60岁,男性多见。其病程较长,有的自行消退(未成熟型),有的可持续多年(成熟型),少数发生恶变。

临床上检出的疣状胃炎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多为上腹痛,其次为反酸、腹胀、食欲低下、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及体重下降等。少数患者有消瘦及贫血。

「疣状胃炎的治疗方法」

未成熟型

隆起基地部逐渐高起,隆起较低。病变易消失,一般不超过3个月。这种类型的,建议用粘膜保护剂,抑制胃酸,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3个月复查胃镜。

成熟型

建议在胃镜下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查。如果有不典型增生或是肠上皮化生。建议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内镜下切除病灶,以防止癌变。

「糜烂性胃炎预防」

1.放松心情;

2.根除幽门螺杆菌,及时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本病非常重要;

3.慎用药物,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类药、红霉素、泼尼松等药物,尤其在胃炎活动期;

4.适当的运动;

5.戒烟、戒酒;

6.改善饮食习惯,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细嚼慢咽,三餐按时定量、多摄取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俗话说,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只要平时多忌口,饮食以清淡为主,合理作息,出现胃部不适,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用药或是胃镜检查,及早发现病因,是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多数胃部疾病的元凶,我院现开展消化道疾病检查暨早癌筛查活动,活动期间,挂号费全免,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均可享半价优惠,当天检查当天出结果哟!医院更多胃肠、肛肠问题,欢迎留医院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zzbx/10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