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房厨娘医院共进午餐是不变的规律,因为他的工作状态,大部分时间我们几乎是最后一批走进食堂的就餐者,我俩要求不高,清清爽爽几个菜就行。而这样的时间点在空荡荡的食堂里,总能遇见的另一位晚到者是好友W主任,消化科专家。
彼此坐在一起,聊东聊西,聊着聊着,总能聊到内镜上,W主任基于她的临床经验主张我们这样的年龄最好做一次肠镜筛查。
厨娘曾经在7年前做过胃镜,也是犹豫了很久,因为听闻检查中要经历“炒三丝”(沪语)的不适感,所谓“炒三丝”即眼泪丝(水)、鼻涕丝(水)、馋吐丝(口水)并存;厨娘的角色从医者转换成被医者,检查前心理上的惶恐和不安,最终被自己勇敢地克服,而传说中的“炒三丝”也是完全能承受,检查结果啥事没有,除了胃蠕动弱一点。
今年以来排便形态的改变一直困扰着我,加上时不时的胃胀、嗳气,花房厨娘反复思量后下定决心做一次胃肠镜,并且选择了麻醉下检查。
开单、领药,预约好日期,难以名状的前期等待中……
检查前一天,以无渣半流质为主,禁食茎叶类蔬菜。于是厨娘早上和中午的餐食就是粥和腐乳,晚间做了炖蛋和菠菜汤煮的乌冬面,没有菜叶,仅清汤和煮软的面条细嚼慢咽。
检查前一天晚间9点,厨娘敦促男家长早些关灯睡觉。不一会,枕边人鼾声起伏,而厨娘呢?许是紧张作祟,脑子里全是傻傻的问题:“先做胃镜还是先做肠镜?麻醉睡着了裤子怎么脱?裤子会弄脏吗?”这样的杂念让入睡成为一种负担,于是1次、2次、3次,寒夜中频繁而无奈地往卫生间奔波小解。
凌晨3点,厨娘正迷糊间,被手机的闹钟声惊醒,鼓起勇气,穿戴厚实,到厨房烧热水,此刻开始,是检查前的清肠程序。
餐桌上放置一个大大大号的汤碗,2瓶“脉动”饮料,分别是西瓜味和青柠味,那是前一天厨娘在LAWSON超市购买。汤碗中倒入一盒3小袋粉末状清肠药物——恒康正清,厨娘烘焙用的量杯量取ml开水注入大碗溶解粉末,再倒入ml西瓜味的脉动饮料混合,第一份荡气回肠的西瓜味清肠饮品准备就绪。
“脉动”这个绝招是美女主任W亲授,她推荐的是青柠味,厨娘则选择了两种口味。
黑漆漆的初冬夜,厨娘将客厅的灯光点得敞亮,手捧硕大的一碗药水,一口一口往下吞,幸而西瓜甜味遮盖了药物本身的滋味,第一碗的服用尚且顺利,服完后厨娘在客厅里来回踱步,思绪回到seven狗狗刚抱回家的那几天,也是凌晨,和男家长轮流起来陪伴闹腾不安的它,一转眼已然4年,而那时正是夏日时节。
继续第二份ml的佳酿,同样的药粉、开水,厨娘换了青柠味的脉动,果然青柠味在口感上更胜一筹!第二份的服用确实有些难度,喝太快容易恶心,稍许放慢速度后,一小口一小口,歇息一会,再一小口一小口,不断鼓励着自己,直到水平面渐渐地沉落碗底。
凌晨4点钟光景,厨娘悄悄地回到卧室,seven同学抬起头瞄了我一眼,接着装睡。4点以后的生活很热闹,卫生间很诱人,1次、2次、3次、4次……直至水样排便,厨娘间或捧着IPAD坐在马桶上看《半泽直树》、间或斜靠在床头打个小盹,期间男家长不时被打扰,装睡狗依然慵懒而又不解地看着我。
6点起床,不进食不喝水,医院的内镜检查中心登记、等待。
8点30分,是厨娘的检查时间,先服用一支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再更换专用检查裤,一条很有喜感后面开洞的“开裆裤”,原来我前一晚的担忧纯属多余;厨娘侧躺在检查床上,麻醉师利索地开通静脉,W主任在我口中放置咬口,不一会厨娘就进入甜美之中……
男家长的呼唤声惊扰了我的梦境,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睁开眼,努力眨几下,没过多久厨娘便能起身步行如常,唯一的不适感来自腹中肠鸣和排气频频,这一日中午和晚间再酌以温食和软食,便无他恙。
检查结果: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全肠无异常。
厨娘在等待内镜检查的日子里,正好刷到一篇文章:好莱坞著名影星威尔·史密斯将自己首次肠镜检查的全过程拍成纪录片,上传视频、社交网站,有医生致谢称:“这是为肠镜筛查代言。”
威尔·史密斯,51岁,首次做肠镜,居然发现有结肠息肉,切除后做病理,确认是癌前病变,之后只需定期复查。
“我决定拍这个,是觉得它很酷、很有趣。但没想到,最终成了早期检查的正面教材。”威尔·史密斯感叹!
许多国家/地区的结直肠癌筛查指南/共识建议,对所有50岁(有些低至45岁)以上人群,应进行常规筛查。中国相关指南推荐,自然人群自50-74岁起,应定期进行相关筛查。
战战兢兢的检查前,毫无痛苦的检查中,了却心事放下负担的检查后,内镜检查其实并不可怕,这是厨娘萌发写此文的初衷。
祝各位看官平安喜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