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你了解多少

导读

有不少胃病患者会定期检查胃镜,想了解自己的病情,拿到胃镜报告,却又比较茫然,胃镜报告上会有这样的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或者慢性萎缩性胃炎。马虎的朋友,有可能只最后两个字“胃炎”。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胃炎,让大家更加正确地认识胃炎。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急性胃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常表现为急性上腹部不适、隐痛等症状。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今天呢,我们主要跟大家探讨的是慢性胃炎中的两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与慢性萎缩性胃炎。

1有何区别?

萎缩性胃炎预后偏差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浅表性炎症的疾病,为消化系统常见病,属慢性胃炎中的一种。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进食后上腹部不适、隐痛,伴嗳气、恶心、泛酸,偶有呕吐。胃镜检查是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方法。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症状可完全恢复。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从危害和病理改变看,萎缩性胃炎远远较浅表性胃炎为重,但是萎缩性胃炎在临床表现有可能并不是特别严重。仅仅为饭后上腹部的饱胀感、嗳气、食欲减低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胀满、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如果不做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反而容易漏诊。与浅表性胃炎相比,萎缩性胃炎的预后相对偏差。

2如何区分?

活检病理检查早发现

随年龄增长萎缩性病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而且与病变程度并不完全一致。临床上并不缺乏这样的案例,患者胃部症状不明显或稍有不适,而一次偶然的胃镜检查,病理报告显示中重度萎缩中重度肠化且伴有异型增生等,说好听点是萎缩性胃炎,说难听点就是胃癌前病变。这样的结果或多或少会让人惶恐不安。

值得强调的是:区别浅表和萎缩性胃炎的唯一标准是胃镜的活检病理检查。反过来说:辛辛苦苦做了一个胃镜检查,如果不做活检呢,其诊断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很多患者有这样的经历,医师在胃镜检查报告单上写着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但病理报告单中却写着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为什么会这样呢?事实上即使是专家级的内镜医师胃镜下目视对萎缩性胃炎的正确诊断率也只有70%左右,并且也无法判断萎缩和肠化的程度。所以大家应对此病引起重视,有各种不适的症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胃镜检查,并做病理活检,以早期发现,尽早治疗。

3“萎缩”可逆转吗?

胃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延误治疗。

作为有临床症状的浅表性胃炎,单纯西医治疗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而没有临床症状的浅表性胃炎,一般不需要治疗。不过对于萎缩性胃炎,西医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也就是说运用西药是无法逆转萎缩的。萎缩性胃炎治疗方面,中医中药有优势,我们临床发现,运用独特的“辨病用药”,结合常规的“辨证用药”,部分萎缩性胃炎通过半年以上的调理是可以逆转过来的,但对于中重度萎缩伴中重度肠上皮化生者,常常需要经过数年的调理才能取得明显的改善,这些都是经过多次胃镜活检的“黄金标准”所证实的。这就意味患者的胃黏膜又恢复了青春,减少了癌变的机会!

医院消化内科宣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食疗
白癜风可以医治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ezhenwang.net/yfcs/2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